2025年的5月23號,一條消息直接引發大家的關注,那就是四川綿陽開始試行2.5天的休假期了,根據綿陽商務局發布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2025年工作清單》,當地將要開始試行4.5天的彈性工作制,鼓勵有條推行。周五下午+周末2.5天休假模式,同時的話配套提高最低的工資,養老金標準等措施。
這個消息一出,確實是引起非常大的關注,但是對于更多人來講,這個事情其實跟他們并沒有關系,因為很多人的雙休都沒有保障,還談什么2.5天的休息。
24號的時候,綿陽官方還是緊急做出了澄清,說這個政策是鼓勵,不是強制。
其實2015年的時候,國家也是首次提出了2.5天的一個彈性休假的,10年過去了,全國11個省份是先后跟進,真正落地的僅有5個城市。那么現在綿陽提出了這個彈性休假,到底是真的福利,還是新的口號呢?
其實這個政策也是白紙黑字地寫著:這樣是為了激活短途旅游,還有夜間經濟,提升消費活力。
對于那些周五下午能多放半天假,那么打工人就可以提前出發去周邊旅游,像商圈能夠靠周末前夜來搞促銷,夜市景區也能延長他們的黃金營業時間。
數據顯示:2024年綿陽的夜間經濟貢獻了全市15%的消費增長,而這次的政策更是點名支持“綿州記憶”“東原夜市”這些網紅打卡點。
這個政策是把休假跟消費進行了綁定,本質也是一場雙贏的一個實驗,民眾多了喘息的時間,商家是多了賺錢的機會,那么地方也會帶來更多的一個稅收。
這個政策固然是好的,但是其實很多人是感覺不到的,因為這背后是那些行業差異明顯,制造業要保生產線,醫院要輪班,急診,服務業周末正是客流的高峰,這些行業連雙休都很難保證,彈性休假更是天方夜譚。
更現實的是中小企業,一位綿陽的餐飲老板也說了,多放半天假,工資照發,但是客流量可能減半,要么就咬牙硬扛成本,要么就變相降薪,怎么選都很難。
從年國家首次鼓勵彈性休假開始,到現在綿陽在試水,10年時間政策一直難打破三個現實的問題。
首先是政策缺乏詳細的規則,企業怕擔成本,鼓勵也只是一種口號,有企業把周五的工時挪到其他時間加班,員工反而更累了。
綿陽的這次政策,把最低工資上調到了2200塊錢每個月,推行7日無理由退貨等配套措施,或許能給彈性休假做一些兜底,但是如果沒有后續的詳細規則的話,可能也難以實施。
其實打工人的訴求很簡單,該休的假能休,該賺的錢別少。
彈性休假的本質是,勞動者在疲憊的生活中多一份選擇權,畢竟現在連雙休都無法保證的話,那2.5天的假期再美好也不過是畫餅充饑而已。
那么現在你是能保證雙休了嗎?你認為2.5天哪個休假能落實嗎?對于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本文信息來源:
四川綿陽市商務局《提振消費專項行動2025年工作清單》
極目新聞、鳳凰網、澎湃新聞等媒體報道
2015-2025年全國多地彈性休假政策梳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