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為企業降低技術與應用門檻,上海市數據局日前啟動數字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面向企業提供高可用、高可信、低門檻、低成本的數字產品和服務,包括數據資源、算力設施、人工智能、數字工具、專業服務等內容。5月24日下午,上海市數字公共服務中心(漕河涇開發區)揭牌,成為上海首個開張營業的數字公共服務中心。
在數字化、智能化浪潮中,買算力、接數據、部模型、裝軟件,已經成為企業新“開門四件事”,但數字服務碎片化、供需對接難、算力和數據成本高等問題常常困擾著企業。對此,上海在全國率先構建數字公共服務體系。通過數字公共服務中心建設,讓企業能夠一次性獲取算力、模型、數據等全套服務,大幅降低成本。同時,還將培育一批專業數字服務官隊伍,以“面對面、手把手”的方式把政策、數據、模型、軟件、資金等送到企業手上,特別是準備了一批咨詢服務機構,讓高端咨詢能在初創期就陪伴企業成長。
在服務供給上,上海數字公共服務體系強化服務方與需求方精準匹配對接,針對不同企業需求,提供多種套餐包、基礎服務包、增值服務包,確保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都可以找到“低成本、高適配”的數字服務資源。針對個性化問題,專業服務團隊還可為其量身定制產品和服務方案。
目前,在上海市數據局統籌推進下,首批合作機構和首批數字公共服務中心已正式亮相。5月16日,上海電信發布“智云上海”計劃,與漕河涇、青浦北斗園區、市北高新園區、寶山南大智慧城、馬橋人工智能試驗區等5個園區簽約,投入超2000萬元為園區提供算力、模型、智能體等服務,成為上海首批數字公共服務的合作機構。
上海市數據局介紹,下一步將持續擴大服務范圍,打造“便捷高效數字服務圈”,讓企業隨時隨地獲取專業支持,便捷調用數字化生產要素,真正實現數字服務觸手可及。
原標題:《上海啟動數字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企業提供數字化“套餐式”服務》
欄目主編:張駿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吳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