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紅是非多。”好像對于廣西桉樹來說,也是如此。
隨著廣西桉樹的發展,對桉樹的爭論卻沒有斷過,一直常伴左右。
有人說桉樹是“抽水機”、“吸肥機”、“綠色沙漠”,甚至傳言“桉樹有毒”等,大多與桉樹種植導致“水土流失嚴重、水質遭受影響、土壤退化沙漠化、生物多樣性降低”等有關。而今,“禁桉”呼聲日漲,大有把桉樹趕出廣西之勢。
既然桉樹的是非如此之多,還惹得N多人眼見就煩,何不干脆來個禁止種植桉樹,干凈利落,一禁了之。
“禁桉”,似乎遂了某些人的心愿,應該算得上爽事一件。可轉念一想,廣西桉樹發展了這么些年,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但卻從來沒有聽說過“禁桉”之說,更沒有全面“禁桉”的說法。
那么,廣西為什么不禁止種植桉樹呢?其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不能說的秘密?
在法治社會里,“法無禁止,即可為。”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
我們搜索了所有的法律條文,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任何法律條文禁止種植桉樹。
即便在廣西最嚴格的《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里,也只是明確禁止在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范圍內,禁止“新種植輪伐期不足十年的用材林”,并沒有直接劍指桉樹。當然,這樣的禁止也包括了伐期不足十年的桉樹。
那么,什么是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呢?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是指為防止飲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證水源水質而劃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護的一定范圍的水域和陸域。
目前,廣西累計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3811個。而在保護區范圍內的林地和森林,大多已經列入公益林的范疇之內,實行嚴格的保護管理。
《森林法》規定,對公益林實施嚴格保護,明確規定公益林只能進行撫育、更新和低質低效林改造性質的采伐。而商品林(未劃定為公益林的林地和林地上的森林)則突出它的商品屬性,以經濟利益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追求生產數量更多、種類更全、質量更高的產品,比如木材、果、葉、油等等。
所以,作為以獲取木材為主的樹種,桉樹應當種植在商品林地之上,也只能種植在商品林地之上。
明白了這一點,你就理解“清桉還耕”、“清桉還蔗”背后的邏輯。《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了分類經營的原則,耕地本該用來種糧,蔗田本該用來種蔗6
把桉樹種到了耕地上、蔗田里,違法又違規,“清桉”也真的沒商量!
既然法律層面沒有“禁桉”之說,我們再看政策層面。
廣西桉樹飛速發展的起點,始于2002年。
是年的4月,廣西出臺《關于加快我區速生豐產林發展的意見》,決定利用良好雨熱條件,鼓勵發展以松樹、杉木、桉樹等速生豐產林。桉樹以生長快、成林早、產量多、效益好等優點脫穎而出,迅速站上廣西人工林種植的C位,進入了高速擴張的黃金時期。2010年取代廣東,成為我國桉樹種植最多的省(區)。
到了2011年,針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廣西林業在廳編制《廣西桉樹速生豐產用材林“十二五”發展規劃》時,為防止出現桉樹種植過于往北、海拔過高、坡度過陡等突出問題,明確了桉樹重點在桂南地區和丘陵地區發展,不得在桂北和坡度25度以上的山地發展。
在2014年的進一步調整優化全區森林樹種結構實施方案中,進一步明確桉樹種植應主要布局在年平均氣溫19. 6℃以上、北緯24. 5°以南區域,即八步區、鐘山縣、平樂縣、鹿寨縣、環江縣南部、東蘭縣、凌云縣、田林縣一線以南區域。
在隨后出臺多個文件和規范中,以“合理規劃、因地制宜、科學種植、逐步調整”為方針,以全區森林覆蓋率不降低、活立木蓄積量增速不下降、木材年產量不減少為前提,“穩中微調”,確保“調得出、補得上、穩得住”。
而在2021年11月出臺的廣西科學發展桉樹工作方案中指出,從“十四五”開始,用10年左右時間,通過采取科學經營措施,實現發展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單產穩步提高、效益提升,實現功能多樣、協調穩定的目標。
在同年發布的《廣西國家儲備林建設指南》中,桉樹多個品種同時被列入了國家儲備林樹種目錄。
顯然,在政策層面上,也絲毫看不到任何“禁桉”的跡象,更多的是強調科學經營、可持續發展。
既然“法無禁止”、政策又“無意”,那么,所謂的廣西“禁桉”、“限桉”純屬子虛烏有,絕對的謠言。
如果繼續傳播“禁桉”、“限桉”,那不是危言聳聽,就是別有用心,一定要認真去辨別。
謠言止于智者,但我覺得它可能止于“笑”者,我們不妨“一笑而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