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能上哈佛
全球最優秀的人能上哈佛。
那么在中國,優秀到什么水平能去哈佛呢?
2000年一本書爆火《哈佛女孩劉亦婷》,那時我讀高二,在校門口的書店里多次看到過但是沒有買,而是買了余秋雨的《霜冷長河》——命運就此改變。假如當時買了哈佛女孩,后來會不會也去了哈佛呢?
那么劉亦婷就是最經典的一個標尺,她有多優秀呢?
在成都青羊區劉亦婷的老家,臥室墻上貼滿了單詞便簽,書桌玻璃下壓著泛黃的日程表,每天清晨6點到深夜11點,每個時間段都填滿了英文單詞、數學公式和古文背誦。她的母親劉衛華更是每天檢查作業本,用紅筆在錯題旁畫上醒目的三角符號。
劉衛華,正是《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書的作者。
2004年,又一本暢銷書《“哈佛女孩劉亦婷”真相》出版,作者是另一個人,在書中寫道:劉亦婷本身在學習成績、競賽和藝術特長等等方面并沒多優秀,在申請哈佛本科時也沒有SAT成績,托福成績也僅僅是剛達到錄取標準線。也就是說,她的“優秀”與四年前高調宣傳搞得全國都知道的那種程度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那為啥她能被哈佛錄取呢?書中透露了一個驚人真相:
在一次赴美夏令營中,劉亦婷得到了時任國會議員拉瑞的欣賞,拉瑞為她提供了一封推薦信,劉亦婷這才成功被哈佛錄取。
你看,誰說美國人不講人情世故、不講裙帶關系?
就數他們講得最兇了。
只不過這種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人情世故居然被悄悄地隱藏起來,轉而用另一種敘事方式給普通老百姓洗腦——人家這么優秀,全是自己努力的結果……
2.上了哈佛會怎樣
劉亦婷在臨行前據說曾豪言壯語要回國建設家鄉,畢業之后老家人再也沒見過她。
后來有好事者跟蹤報道說她現在住在美國紐約上東區,在美國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劉亦婷的軌跡代表不了所有哈佛國際學生,但代表中國留學生足夠了。
數據顯示,哈佛大學2024—2025學年共有約6800名國際學生,其中中國留學生人數為1365人,是國際學生人數最多的,其中本科生54人、研究生1312人。
這些學生畢業之后大多數會選擇留在美國就業,至少先留下來工作一段時間,如果實在“混不下去”再回國以海歸身份建設家鄉。
像劉亦婷那樣成功入籍并且過上幸福生活的,乃是所有中國留學生共同的夢想。
這也很正常,就像從山溝溝小地方考進北京上海名校的孩子一樣,誰不想畢業后留在北京上海呢?
能混成像劉亦婷那樣已經非常非常不錯了。
如果能在某個領域內混成知名國際專家,那就不只是靠努力了,還需要運氣。
就像小地方出來在北京能安個家有一份工作已經不錯了,如果能拿到北京戶口,還能在某個領域里成為小頭目……
這樣類比并不準確,但它非常形象。
星辰大海,畢竟距離普通人太遠了,而且真的需要運勢加成。
3.哈佛被搞,中國留學生怎么辦
現在哈佛大學被“搞”了,川總敲桌子說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現在就讀的留學生要么轉學要么遣返回國……
盡管聯邦法院給了川總一個逼斗,不到24小時就廢掉了這個禁令,但“拉鋸戰斗”才剛剛打響。
川總要搞哈佛這些一流名校不是心血來潮,早在年初就行動起來了。
他的理由是:這些名校跟川總的團隊不對付,縱容學生組織抗議活動,本土學生抗議也就罷了,國際學生也加入進來,這還得了?
你看,川總還以為他這是在東方呢,這么橫……
美國不是號稱自由的國家嗎?學生們搞一搞抗議活動咋了?你個當領導的說轉學就轉學???法院不同意。
于是川總很生氣,后果很嚴重,第一招就是斷掉哈佛的幾十億美元國家補貼。
敢情哈佛也有國補啊?確實有。但哈佛也很硬,就算真的斷掉國補,人家還有高昂的留學生學費呢——那更要捍衛留學生啦。
這也解釋了哈佛對于留學生尤其是中國留學生這么喜歡的原因,說到底還是錢,中國留學生每年自費給哈佛交的學費都有3億多美元……
所以現在還在哈佛的中國留學生何去何從呢?
表面看這是一場臨時風波,哈佛也在力保城門不失。
深層看這是一次全球轉型,哈佛這樣的真正象牙塔也免不了牽連其中。
表面看和咱普通人沒啥關系,誰沒事兒跑哈佛去念書?
深層看和普通人當然有關系,那些哈佛留學生要真的回來了,學歷貶值將進一步加劇,工作更不好找——好不容易出去了,大家可千萬別回來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