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揮刀韓國
日前,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了解討論情況的防務官員說,和一名知情人士說,五角大樓正在考慮的一個選項是,撤出大約4500名軍人,將他們轉移到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其他地方,包括關島。其中兩名官員說,正在準備這一想法供特朗普總統考慮,這是針對朝鮮問題的非正式政策評估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5月23日,據韓聯社報道稱,韓國國防部表示,首爾和華盛頓未討論過駐韓美軍撤離一事。
據報道,韓國國防部表示,駐韓美軍是韓美同盟的核心戰力,期間與韓軍堅定不移地保持聯合防衛態勢。韓國國防部今后也將與美方保持合作,推動韓美同盟朝著該方向發展。而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就相關問題回應韓聯社提問時僅表示,“今天沒有可發布的信息”。
《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稱,此舉可能在對白宮對亞洲的承諾感到擔憂的盟友中引發新的焦慮。怎么能不焦慮呢?僅僅只是一個念頭,韓國就已經沒有勇氣面對了,更別說真的發生。
背后暗藏3大博弈
這看似簡單的撤軍考慮背后,實則暗藏玄機,至少包含了三大博弈。
- 首先第一個,那就是為了對抗中國。
美國國防部新版《國家防御戰略》將“遏制中國威脅”和強化盟友責任作為核心議題,直接表明了對抗中國的戰略目標。駐韓美軍作為美韓同盟的重要力量,其撤軍考慮,以及將駐韓美軍轉移至印太地區,與這一戰略不謀而合。
此外,美國考慮將駐韓美軍轉移到印太地區,這意味著計劃擴大在印太的軍事投入,包括增加戰略同盟、部署先進裝備等,除了妄圖形成對華“威懾”意圖以外,真的想不出別的可能。
- 第二大博弈,就是逼韓國漲“保護費”。
自1953年以來,美國一直在韓國派駐軍隊,目前駐韓美軍約有2.9萬名。
然而,特朗普從第一任期開始,就對在韓國駐扎大量美軍的必要性提出質疑。他多次以裁撤駐韓美軍為籌碼,要求韓國分擔更多的駐軍費用。去年10月,美韓簽署了一項為期五年的防務費用分攤協議,將韓國從2026年起每年承擔的費用提高8.3%至約1.52萬億韓元(約合79億元人民幣)。但特朗普對此并不滿足,他在競選期間甚至用“提款機”來稱呼韓國,主張將韓方分攤的防衛費提高至2026年適用標準的9倍,即100億美元。
在特朗普眼中,駐韓美軍似乎成了向韓國索要高額 “保護費” 的工具。他試圖通過這種威脅撤軍的手段,逼迫韓國在軍費分攤上做出更大讓步。畢竟,對于韓國來說,駐韓美軍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其國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如果美軍真的大規模撤離,韓國的國防壓力將瞬間增大。所以,特朗普政府認為韓國很可能會為了留住美軍,而不得不接受更高的軍費分攤要求。
- 第三大博弈,就是借撤軍施壓,實現加征關稅目的。
今年3月,特朗普在首次國會演講中點名批評韓國,稱美國向韓國提供軍事援助,但韓國卻對美國產品征收高達四倍的關稅,損害了美國的利益。4月,特朗普更是直接對包括韓國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國揮舞起 “關稅大棒”。近期,他還暗示在和韓國磋商關稅問題的時候,駐韓美軍防衛費的分擔比例等問題也應一并打包進行商議。
由此可見,美國考慮從韓國撤軍,很可能也是在經貿領域向韓國施壓的一種手段。美國希望韓國能夠意識到,如果不滿足美國在關稅方面的要求,其在軍事安全方面將面臨巨大風險。美國企圖以此雙重壓力,迫使韓國就范,從而達到加征關稅、改變貿易不平衡局面的目的。
說在最后,拋開這三大博弈來說,美國將駐韓美軍撤走,這對半島局勢的穩定來說,或許是一個利好消息。長期以來,駐韓美軍的存在一直是朝鮮的一塊心病。美軍在韓國的軍事部署,尤其是一些先進武器裝備的部署,如薩德反導系統,加劇了朝鮮半島的軍事緊張局勢。
因此,美軍撤離,朝鮮也不會神經緊繃,韓國也敢輕易叫囂朝鮮。說不定,在這樣的局勢下,兩國可以更積極地開展對話,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半島問題。
不管怎么說,這件事情必將會對亞洲地區的政治、軍事和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我們還是繼續保持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