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教委公布了首批61所兒童友好學校名單。這些學校立足兒童優先、突破重點,創新探索,努力構建對兒童成長更友好的政策制度、校園空間、服務體系和成長環境,收獲了一批凸顯兒童友好理念的學校建設成果。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奉賢實驗小學,探索這所學校中的“美好萬象世界”——
“發現每一個美好”,是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奉賢實驗小學對兒童友好學校宗旨的浪漫闡述。每個孩子都是美好的,學校堅持與孩子一起發現美好、追尋美好、成就美好。從基于兒童成長的學校規劃制定,到基于兒童需求的校園空間建設,始終看得見兒童的身影,聽得見兒童的聲音,兒童是校園的主人。
空間共建:從兒童自己的調研開始
走進校園,仿佛踏入了一個充滿魔法的美好萬象世界,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友愛與智慧的光芒。“你希望學校里有什么?”“你覺得學校的設施需要進行哪些改進?”每年暑假,學校面向孩子們開啟一場自主調研——校園建設建言獻策問卷調查。于是,“趣探之鏡”花園、“魔法豆”少年農科園、“speak out”語言世界、“十萬個為什么”科技世界、“世界匯”大廳等應運而生。
操場旁的休憩區,有掛衣架、水杯架,方便學生運動后穿脫衣物、及時補充水分,這兒更是孩子們課間休憩、交流的小天地,他們在這里分享趣事、放松心情,享受著童年的無憂無慮。“魔法豆”少年農科園里,孩子們化身為小小農科學家,親手種植蔬菜、觀察植物生長,體驗勞動的樂趣和收獲的喜悅,這里不僅是孩子們親近自然的平臺,更是他們鍛煉動手能力的實踐基地。教室里的一個個“友好小盒”,紙巾、水杯、創口貼等一應俱全,細心又周到、方便又實用……
孩子們參與打造的“趣探之鏡”花園
共同參與:每一份參與都是對未來的投票
在學校的各項決策中,兒童視角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學校建立了美好少年議事廳、美好少年會客廳等平臺,為孩子們提供了表達意見、展示才華的舞臺。
美好少年議事廳里,孩子們暢所欲言,共同商討校園事務,為校園建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走進教室,映入眼簾的是充滿童趣與創意的班級文化布置,這都是源于孩子們在美好少年議事廳提出的寶貴“金點子”。“趣玩天地”是盡情發揮創意的平臺,在這里,孩子們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與其他同學一起共同探索創造的樂趣。“夸夸墻”的建立,不僅裝飾了空間,更裝點了孩子們的心靈。每當有孩子展現出小小的進步或是獨特的閃光點,都會得到老師的悉心夸獎和同伴們的真誠贊揚。
孩子在一年級百日活動的課堂上得到了同伴們的表揚
美好少年會客廳里,來了很多來自各行各業的大伙伴,為孩子們帶來“身邊的小河道”“水與環境”“鋼琴演奏會”等豐富活動。美好少年會客廳成為了連接夢想與現實的橋梁,讓每一個參與的孩子都能勇敢地探索未知,快樂成長。
師生在美好少年會客廳里開展活動
書香四溢:讓閱讀成為最美的風景
書是孩子們一生的伙伴,學校致力于建設圖書館式校園,精心打造“1124n”閱讀空間,讓每一面墻壁、每一個角落都能散發出書香韻味。
1館:“悅讀圖書館”里藏書豐富,圖書館內,孩子們或坐或臥,沉浸在書海中,享受著閱讀的樂趣。1亭:“shining 朗讀亭”實現沉浸式朗讀,孩子們在這里朗讀經典詩文、講述動人故事,用聲音傳遞著知識與情感,擁有不一樣的閱讀體驗。2墻:大廳里有書墻,孩子們入校取書,離校還書,讓書陪伴一日生活。“q&a問題墻”上有書架,鼓勵學生在書中找答案,并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索和學習。4廊:“speak out”語言長廊、“路口前行”課程長廊、藝術長廊、科技長廊,分別以《speak out》《我的路》《少年的美術和音樂故事》《十萬個為什么》中的經典語句為引子,以各類特色書籍為介,帶領孩子們走進藝術和科技世界。n 室:各個教室里有擺滿書籍的班級閱讀區,各個學生的家中都有小小書架,滿足隨時隨地的閱讀需求。
學校花園里上演著書中的故事
學校還構建了“視界閱讀”課程體系,通過“閱覽視界”和“聲動視界”兩大系列課程,引導孩子們深入閱讀、廣泛交流,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綜合素養。
路口前行:特色課程引領成長之路
在學校老師眼里,路口不僅指道路匯合、車水馬龍的地方,還喻意學生成長過程中每一個重要的成長節點,是學生從實踐中經歷與知識、與生活、與世界、與未來共生長的學習旅程。學校的“路口前行”主題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從孩子們的真實生活和發展需要出發,架構“成長足跡”“心靈驛站”“自然地圖”“道路奇兵”“場館探秘”五大主題內容。
孩子們一同在“路”上化身為小小研究員、設計師、創造者……走進社區、走進自然,用眼睛去觀察、用心靈去感受。比如,在“道路優化改造師”項目中,孩子們通過對學校周邊道路的觀察與研究,提出了許多富有創意的改造方案;在“麥夢工坊”項目中,他們將小麥融入文創產品設計中,不僅鍛煉了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還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
為了全面呵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校以“365潤心”為主題,統籌推進相關課程和活動。通過一節生動的心理教育課、一次意義深遠的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動、一門綜合性的心理活動課程、一個溫馨的心靈信箱、一本記錄美好的手賬以及一份詳實的家校聯系檔案,校家社三方攜手,共同為孩子們編織了一張全年無間斷的關愛網。
此外,學校還巧妙地將社會實踐活動與“路口前行”課程中的“場館探秘”板塊相融合。通過“精心制定活動方案——巧妙設計學習支架——有序組織實踐活動——精彩展示活動成果”這一系列的流程,引導孩子們在實踐中學會探究、學會合作。
活動豐富: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
學校打開校園邊界,融通真實場景,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校內,學校巧妙地融合自然生態,打造了一個個生動的情境體驗區,并開展以“我有一顆中國心”“我有一雙世界眼”“我有無限未來力”為主題的美好少年“四月四節”系列活動。民族精神教育月中,借助繪本《穿山跨海的中國奇跡》,同學們以“我眼中的no.1中國奇跡工程”為主題進行了自己的創作,活動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意識與歷史責任感。行為規范養成月通過“三輕”“四聲”“五好”等具體要求的落實,孩子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在多彩英語月中,通過戲劇展演的方式,讓孩子們感受各國文化的魅力。在多元文化月,孩子們通過“圖書館奇妙夜”等活動開啟沉浸式閱讀,每個家庭都積極參與閱讀活動。
在校外,充分利用“環金海課程聯盟”的資源,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十歲生日,一起去露營吧”活動中,孩子們在校內學習戶外安全知識,掌握搭建帳篷的技能后,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為自己的十歲生日獻上了一份特別的成長禮。這些活動拓寬了隊員們的視野,增強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
學校帶著孩子們和家長們來到“上海之魚”開展十歲生日活動
伙伴共育:家校相連筑起一座夢的橋
學校通過建立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美好家長成長營等平臺,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合作,開展家長智慧學堂、美好故事匯、親子美好行動;通過家長學校日、家長駐校日、家長課堂日、家長接待日、家庭伙伴日等,加強校家社聯系。同時,學校還鼓勵家長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和服務工作。在“魔法豆”少年農科園里,就有許多家長志愿者的身影。他們與孩子們一起勞作、一起分享收獲的喜悅,共同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與進步。
學校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與夢想,在這片兒童友好的土地上,師生共繪未來華章。
素材由奉賢區教育局提供
來源:上海教育
編輯:馬曉敏
上觀號作者:教師博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