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公布2024年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項目單位備案名單的通知》,在東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東營市技師學院成功入選2024年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項目單位,成為全市首家獲此殊榮單位,將為黃河流域產業轉型升級和新型工業化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人才支撐。
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工作是培養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的一項重要舉措。采取自下而上、逐級推薦的方式,按照組織申報、初審初評、答辯評審、實地考察、確定單位等環節進行。原則上對獲批的每個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補助300—700萬元。
東營市技師學院作為黃河三角洲地區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深度服務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與新舊動能轉換,全力支撐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先行區建設。打造集技能培訓、技能評價、技能競賽、技能交流、工匠精神傳播等為一體的綜合型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服務載體,著力培養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人才引擎”。促進高技能人才培養供給和產業需求全方位對接,精準培養更多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高水平現代化強市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智力支撐。
產教融合成效明顯
合作企業達到123家,形成“一專多企”“一班一企”“多專一企”協同育人格局。校企共建比亞迪新能源產業學院、奇瑞汽車產業學院、奇安信網絡安全產業學院、海之晨工業AI產業學院等平臺。與精密鑄造行業企業的“鏈式合作、群式發展”產教融合經驗做法被技工教育網刊載宣傳。校企共同研發的“藻福萬稼——褐藻源植物抗逆生長助劑”榮獲全國中職組技術革新類金獎。
科教融匯有力破局
聚焦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研發等領域,與山東融瓴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共建山東大學融瓴智能產業研究院。聚焦手術工具定制、康復器械掃描打印等領域,與市人民醫院合作共建3D打印數字醫學研究中心。成立學院科學技術協會,促進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成功立項市級科研項目2項。發揮師資優勢,參與勝利油田孚瑞特、華特電器生產線改造升級等技改項目,幫助垚坤模具、瑞博斯特石油設備等企業解決生產技術難題。
社會服務有力有效
學院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技能終身教育培訓制度,大力實施職業技能培訓。對接山東省“十強”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全面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面向在校學生、企業職工和社會人員開展短期技能培訓、企業定制培訓、技能等級提升培訓、創業培訓、產業緊缺人才培訓、“金藍領”培訓和工傷預防培訓等,為促進就業、助推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學院是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的第一批社評組織,建有職業技能等級評價一體化考試平臺,考評師資力量雄厚,實操考試場地設施齊全。9個評價工種獲批高級技師評價資質,現為市內評價工種最多、評價等級最高的社評組織。先后承辦各類技能大賽、技能比武34次,累計開展技能培訓2萬人次、評價2.5萬人、社會考試17.8萬人次。
招生工作逆勢上揚
建立全員全年全方位招生工作機制,統籌用好各類資源,分類精準開展招生,招生數量連續兩年突破2200人,獲評齊魯最具招生創新力技工院校。積極創建市外生源基地,穩步提高高級工招生規模,設置大學生預備技師班、黃河流域校校合作訂單培養高技能人才招生計劃。
項目爭取多點突破
入選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單位、省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項目、第一批省級工匠學院、省民政廳養老服務專業獎補項目、省電子化人事考試標準化考點,牽頭成立黃河流域技工院校協同發展聯盟、職業技能培訓師資研修中心,獲批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開放大學、社區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國家、省、市優質項目相繼落地,學院知名度、美譽度持續提升。
隊伍結構持續優化
現有教職工464人,博士3人,碩士208人,碩士學位以上人員占比達44.8%;新增高級職稱24人、中級職稱 17人、全國技術能手2人,獲省級榮譽稱號6人、市級榮譽稱號10人。(大眾新聞記者 馬瑞琳 通訊員成杰)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