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近日,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智領財經 模塑未來”人工智能通識系列公開課正式開講。第一講圍繞“AI時代的生涯規劃”“如何利用AI提升職場競爭力”展開,鼓勵學生主動擁抱AI時代的職場新機遇,“與變化共舞,與未來共振”。據悉,該系列公開課涵蓋AI發展史與技術基礎、AI工具深度實操、AI賦能“財務創新、金融變革、經濟新形態”、AI倫理等九大模塊,以線下授課與線上直播相結合的形式開講,將連續更新9周。
學校AI人才培養體系概況。受訪學校供圖
開設公開課只是這所學校推進AI教育改革的縮影。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該校目前已通過系統性布局將AI深度融入人才培養全鏈條。
5月,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正式發布《人工智能賦能本科人才培養行動計劃(2025-2027)》,明確將AI理念、知識、方法和技術深度融入專業、課程、教材、實驗實踐、師資等人才培養核心要素以及“教、學、評、管”全過程,著力培養具備AI素養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計劃通過七大行動計劃,三年內重點打造10個“AI+”示范專業、5個“AI+”特色微專業、20門“AI+”智慧課程、15本“AI+”新形態教材、30個“AI+”實驗實踐項目,并建設智慧教室、實驗室、管理平臺等基礎設施,全面推動教育教學數字化轉型。
全新的課堂。受訪學校供圖
在2025年的機構調整中,學校推進信息管理學院轉型更名為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建立財經信息類崗位技術能力的需求圖譜,制定專業發展規劃,優化調整信息類專業4個,設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形成聚焦數據智能的理學專業群。
各學院也在改變。會計學院確立了“AI+會計、審計、數據資產”的核心發展戰略;國際經貿學院構建“數智技術底座+應用場景賦能”交叉融合人才培養體系,融入人工智能導論、區塊鏈原理及應用、深度學習原理、機器學習及Python應用等數智技術底部課程。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