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臨近,押題卷市場熱度居高不下。“名師”和“AI預測”押題齊上陣,這些靠譜嗎?“AI押題”能成為備考神器嗎?
“押題大師”靠譜嗎?
所謂“押中”的標準過于寬泛
如今,市場上試題種類繁多,價格參差不齊。相較售價幾十元的模擬試卷,一些試卷打出“預測”,甚至“押題”的名號,價格飆升至三四百元。
一位商家稱,“大概每年都能押到200到270分的分值,去年押的比較低的省份,也能押到150到180分?!?/p>
在某考卷詳情中,以2024年高考真題為例,列舉了各科多道 “押中” 題目,可再細看題目,就會發現商家所謂的“押中”判定得過于寬泛。比如一道數學幾何題,真題為五面體,押題卷為三棱錐,題干、設問均不相同,僅因均考查了相同的知識考點,就被判定為 “押中”。
即使這樣,仍有不少家長動心。一位高三學生家長表示,想給孩子買一套押題試卷,希望碰碰運氣。
江西省遂川中學教師袁媛稱,不能把升學的希望寄托在這些所謂的“押題預測試卷”上?!皬耐昵闆r看,這些押題卷所謂的“押中”標準非常寬泛,只要涉及相同知識點都算押中了,這些知識點平時復習都會講到,信這個,不如信自己和老師?!?/strong>
AI“押題”成備考神器?
專家:要保持理性
除了各家機構推出的傳統“名師押題”,近年來爆火的AI大模型,也被不少商家引入“押題”陣容。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陳志文表示,無論是“名師”還是AI,押題內容的背后,暗藏的都是商業套路。
陳志文介紹,這些年高考在命題上講究平穩。例如,這些年高考在命題上講究平穩。比如全國卷數學第一道題往往是考集合,題型一定是選擇題,唯一未知的是參數變化。即便是在新高考地區也有適應性測試,知識點、題型與正式高考不會有太大區別。
對于考生和家長比較關注的AI預測高考作文是否靠譜的問題,陳志文認為,考生和家長在購買這類產品時應保持理性,不要被商家過度宣傳所迷惑。
雖然AI預測不靠譜,但也有不少老師認為AI可以有效地輔助考生考前復習。安徽某中學政治教研組長、高三教師徐傳林介紹,對于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可以利用AI提升復習效率,比如用AI生成知識框架,讓AI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案。
另外要注意,考生需要避免過度依賴AI解題,需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
來源 | 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