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爆漿」好像成了面包界的頂流密碼。
各類爆漿蛋糕、爆漿面包,甚至主打醬多料足的一類面包,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名字「醬多多」。一般會結合肉松、虎皮、芋泥等元素,制作成不同風味。
一口下去,奶醬和面包結合的絲滑口感,征服了多少像我們這樣無辜的甜品腦袋。
圖片來源:小
但就在這幾天,我在網上刷到一條評論:
天塌了!難道說面包里香香甜甜的醬,其實本質都是油?
作為一個合格的吃貨研究員,我決定看看我們吃進去的爆漿面包里,那種醬多餡兒足的口感,到底是什么做的?
俗話說得好,胖也要胖個明白!
以為吃的是面包
其實是在喝油
醬,是各種爆漿面包的靈魂。
咨詢了常做烘焙的朋友,我發現面包里常用的醬一般是特制的沙拉醬、蛋黃醬或者卡仕達醬混合奶油。
圖片來源:按照電商暢銷產品數據列舉
上網搜了搜配方,我發現醬的本質基本上都是植物油+糖+蛋黃做成的。其中,蛋黃醬每 100g 中就含有脂肪(油) 79g,堪稱一吃一口油。
空口喝一勺油很難,但吃一口醬……還挺好吃?
之所以沒有直接喝油那么膩,是因為原料經過高速攪打,過程中發生了「乳化」反應,口感變得更絲滑綿密。加入糖不僅有助于打發,還能讓風味層次更加豐富,從而更容易接受。
本質上來說,醬多多=油多多,爆漿其實就是爆油。
但我還是沒有死心。畢竟醬雖然這么多油,但如果添加得不多,咱也可以接受。
我去翻了翻網上制作香蔥肉松醬多多面包(多醬面包的鼻祖)的配料,想看看小小一個面包,到底添加了多少油和糖才能達成爆漿的口感。
香蔥肉松醬多多面包(三個)
面包皮:高筋面粉 250g ,糖 30g ,黃油 25g,雞蛋 20g,奶粉 10g,鹽 3g……
面包醬(用量一半以上):雞蛋一個,玉米油 200g,糖 30g,牛奶 8g,鹽 2g……
圖片來源:小 @仙女阿姨小盆友
世衛組織建議,每個人每天攝入的添加糖最好不超過 25 克,脂肪攝入不超過全天供能的 30% (按照一名成年女性每人每天攝入 1800 千卡計算,油脂攝入不應超過 60 克)。
根據配方換算下來,吃下去一個香蔥肉松醬多多面包,大約吃下去了 50g 的油(越爆漿油越多),20g 的糖……
一勺油約為 10 克
這還是最簡單的沙拉醬制作配方,為了讓面包里醬的口感更甜更滑,一些配方中還會加入淡奶油、煉乳、黃油等充分攪打。
圖片來源:小 @暴躁的大發
糖油混合物的終極形態也不過如此了。
至于熱量,網上很多熱賣的醬多多面包在詳情頁都沒有營養成分表標識,自購了一款熱賣的香蔥肉松卷后,我在包裝上找到了營養成分表。
每 100g 能量 413 千卡,脂肪含量超過 50%,妥妥的熱量炸彈。
要知道,咱拼命拒絕的大米飯每 100g 熱量大約 116 千卡。
一個香蔥肉松醬多多面包,熱量大約是同等重量米飯的 4 倍。不夸張地說,一口下去 = 一碗米飯。
脂肪超標的食物吃多了,一周胖一斤只是開始。
爆漿口感
極致的味覺體驗、兇險的長胖陷阱
我們看了市面上熱賣的爆漿面包款式,扒了扒網上的復刻配方,大致計算了熱量:
根據網上的爆漿面包復刻配方計算
咨詢了專業營養師發現,這一類主打醬超多的面包最誘人的地方,就是醬料帶來的絲滑口感,結合著外層面包蓬松的結構。
越是看上去誘人的東西,也最危險。??
圖片來源:家里的小貓
醬的絲滑觸感,其實就來源于油脂的添加。越絲滑細膩,越要小心過量的油脂。
面包的蓬松,同樣需要大量糖和油脂的添加。它們可以弱化面包中的面筋蛋白形成的結構,相比于「有嚼勁」的口感,糖和油豐富的面包吃起來更「松軟」。
圖片來源:小 @小呂同學
我們都知道,過量的糖對血糖影響很大,吃了會快速升高血糖。但是高糖的同時,過量的油脂更要小心。
脂肪過量對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往往更隱蔽。研究發現,一天的高脂肪飲食也會讓我們的身體出現大而持久的血糖波動。
經常吃這類食物,容易誘導胰島素抵抗,增加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更可怕的是,當我們的味覺適應了多糖多油的口感,會讓神經產生適應行為,隨后愈發欲求不滿,從面包蘸醬變成醬蘸面包,追求更極致的味覺體驗。
看起來特別甜特別膩的醬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面包吃播視頻,不僅得到了大量的關注,產品銷量也很驚人。
當然啦!不是說這些口感超絕的甜品都不能吃了,快樂也很重要呀~
關鍵還是適量!和朋友們一起分享,不僅好吃加倍,熱量還能立省 50%。
不過癮的小伙伴也別急,我們拿出了營養師自己的私藏沙拉醬配方。如果你喜歡,別忘了點點小愛心,收藏起來!
思路就是用酸奶或者低脂酸奶、無糖酸奶去替代醬料中的油脂,也具備一定的醬料的流動性,能量也相對更低;要求甜味可以用代糖替代。
別忘了轉發給愛吃爆漿口感的朋友們,好吃又健康的食物當然要一起分享~
合作專家沈夏冰
國家注冊營養師
科學審核劉遂謙
悉尼大學臨床營養學碩士研究生
北京和睦家醫院臨床營養師
內容策劃奧布雷
合作請聯系 tuyuqing@dxy.cn
參考文獻
[1] Kanamori K, Ihana-Sugiyama N, Yamamoto-Honda R, Nakamura T, Sobe C, Kamiya S, Kishimoto M, Kajio H, Kawano K, Noda M. Postprandial Glucose Surges after Extremely Low Carbohydrate Diet in Healthy Adults. Tohoku J Exp Med. 2017 Sep;243(1):35-39.
[2] 楊月欣.《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第6版第一冊)》[M]. 北京: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18.
監制feidi
插圖餃子
封面圖來源圖蟲創意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丁香生活研究設為星標哦~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
請動動手指,點點下面的小愛心「?」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