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 (諧音于“我愛腳”)是全國愛足日。5月25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舉辦了主題為“給足成長 童心守護”的愛足日開放日活動,同時也是第十個愛足日上海專場活動。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國家骨科醫學中心主任馬昕教授表示,足部直接影響著青少年的行走姿態和運動能力,忽視足部健康,將會引發關節疼痛和脊柱側彎等一系列健康隱患。市六醫院足踝外科一直在推動足踝外科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讓更多患者從新技術中受益,走出“健康步”。
今天,60余組青少年家庭參與,近距離感知足部的奧秘,共同守護青少年足部健康。
在六院足踝一體化診室,青少年們近距離體驗智能踝關節康復機器人。足踝外科主任施忠民介紹道,“踝關節康復機器人是助力精準康復的好幫手。通過力傳感及輔助技術,可輸出按需輔助訓練模式,最大程度調動神經、肌骨系統損傷患者的主動能力,提升修復效果。”
同時,高精度傳感器可量化活動度、肌耐力、肌力、關節穩定性、疲勞程度等多種康復指標,可有效輔助醫師進行康復評估。“感覺就像在打游戲一樣,在游戲中鍛煉了踝關節角度的精準控制能力。”青少年體驗者感嘆道。
在國家骨科醫學中心,關節友好“黑科技”——反重力跑臺吸引了青少年們的注意。“反重力跑臺通過增壓袋來減輕重力,讓患者或運動員在無痛、無阻力的環境中強化肌肉,提升關節靈活性和平衡功能,保證訓練安全性。”足踝外科醫生介紹道。此外,在3D打印中心,青少年們現場組裝3D打印的足部骨頭模型,在游戲競賽中深入了解數字醫療和3D打印技術的發展,通過3D打印技術,只需將CT掃描數據通過專業軟件重建成3D模型,再借助3D打印機制作出足部模型。
全國愛足日從2016年發起至今已有十年,“5.29”諧音于“我愛腳”,設立愛足日的初衷則是希望喚起大眾對足部健康的關注與重視,不斷提升公眾的足部健康水平。其中,青少年足部健康是是青少年健康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基石”,需要引起公眾的關注。
針對家長所關心的足部健康問題,來自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專科分會足踝外科學組、上海市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足踝外科學組的70余位足踝外科專家在活動現場進行健康義診,為青少年提供細致的足部健康檢查,詳細講解足弓結構功能以及運動損傷的應對方法,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建議。
從室內走到戶外,作為本次活動的公益合作方,安踏兒童參與其中,通過寓教于樂的游園會形式,讓孩子們在六院的草坪上開啟了“足跡大搜索”。一位參與體驗的青少年表示,“以前從來沒有關注自己的足部,今天在體驗中才開始了解足弓能力,原來足弓健康與否對我的生活影響很大。”
本次愛足日活動,不僅讓青少年足部健康得到更多關注,同時向大眾普及了科學護足的理念。上海六院足踝外科在足踝領域深耕多年,從前沿的智能骨科機器人到精準3D打印技術,在每一次的技術創新中,推動足踝外科邁向更高水平。隨著與安踏兒童共建的“兒童足弓健康研究中心”的成立,未來將持續開展足型數據庫建設、足弓發育機制研究與面向家庭的科學教育轉化,為青少年足部健康筑牢防線,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健康的足部支撐下,自信地踏上成長的每一段征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