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朋友留言咨詢:“我今年42歲,冠心病病史3年,長期服用阿托伐他汀控制血脂。最近體檢發現空腹血糖升到7.1mmol/L,以前血糖一直正常,這種情況需要停藥嗎?”#他汀
類似的問題在長期服用他汀的患者中并不少見。許多人糾結:他汀雖能保護心血管,但血糖升高不也一樣傷血管?到底該繼續用藥還是停藥? 需要換藥嗎?#控糖
今天我們就通過這位讀者的案例,結合科學依據,理清他汀與血糖的關系,并給出實用建議。
案例解析:血糖為何突然升高?
這位患者42歲,冠心病病史明確,服用阿托伐他汀后出現空腹血糖升高(7.1mmol/L),已接近糖尿病診斷標準(≥7.0mmol/L)。需要明確的是,他汀類藥物確實可能影響糖代謝,但血糖升高的原因往往復雜,需綜合以下3個問題分析:
問題一:阿托伐他汀的劑量是否合理?
阿托伐他汀的常規劑量為10~40mg/天,最大劑量為80mg(需謹慎使用)。劑量越大,對血糖的影響風險越高。例如,研究顯示,高劑量他汀(如阿托伐他汀80mg)可能使新發糖尿病風險增加約12%。
因此若當前服用劑量較高(如40~80mg),可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為中低劑量(如10~20mg),并聯合依折麥布等藥物,既能保證降脂效果,又可減少對血糖的干擾。
若血脂控制未達標(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8mmol/L),優先考慮聯合用藥,而非單純增加他汀劑量。
問題二:是否存在其他升血糖因素?
血糖升高并非全由藥物引起,需排查以下風險:
1. 胰島素抵抗基礎:肥胖、缺乏運動、高甘油三酯血癥等均會導致胰島素抵抗。若患者合并腹型肥胖或甘油三酯>1.7mmol/L,即使未用他汀,血糖也可能逐漸升高。
2. 生活方式變化:近期飲食不節制、久坐、壓力過大等均可誘發血糖波動。
3. 其他藥物影響:如利尿劑、激素類藥物也可能升高血糖。
因此建議這位讀者完善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明確是否為糖尿病。
問題三:是否需要換用其他他汀?
不同他汀對血糖的影響存在差異。研究顯示,匹伐他汀、普伐他汀對血糖影響較小,而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的風險相對較高。若患者已出現明顯血糖異常,可考慮更換品種。
建議:若低密度脂蛋白控制良好,可嘗試換用匹伐他汀(1~2mg/天)或普伐他汀(20~40mg/天)。若仍需強效降脂,可保留阿托伐他汀(10~20mg)并聯合依折麥布,同時加強血糖監測。
特別提醒:血糖升高≠立即停藥!
因為他汀的獲益遠大于風險,他汀不僅僅能降血脂,還能通過抗炎等機制穩定斑塊保護血管,對于冠心病患者,他汀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的效益是血糖升高的幾倍。貿然停藥可能導致斑塊進展,甚至誘發心梗、腦梗。
當然,血糖高或糖尿病,也要高度重視,可以同時服用他汀,醫生指導下降血糖,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如低碳飲食、每周150分鐘運動)和藥物(如二甲雙胍),多數患者血糖可穩定達標。
總之,這種情況需要看心血管專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心血管風險、血脂和血糖水平,權衡用藥利弊,制定最優策略,而不是自行盲目停藥或換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