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楊林宋)5月25日是第29個“世界預防中風日”。中風,又稱“腦卒中”,主要指腦部血管堵塞或破裂導致的突發腦組織損傷。不少人認為中風是老年病,實際上中風已經悄然“盯上”年輕人。據《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23)》數據顯示,40歲及以上人群腦卒中現患人數達1242萬,且發病人群呈年輕化。
“腦卒中年輕化可能與不良生活習慣、慢性病低齡化、心理壓力等多重因素密切相關。”5月25日,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杜世偉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腦卒中發病較急,后遺癥風險較高,但它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尤其以預防為主,所以民眾更要提高對預防腦卒中的重視程度,而不僅僅是關注卒中病發后的康復補救。
3月10日,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杜世偉(左一)為患者進行手術。受訪者供圖
如何快速識別急性腦卒中?杜世偉表示,識別突發中風需牢記“120”口訣。“1”是看一張臉,檢查患者面部是否出現不對稱,如口角歪斜;“2”是查兩只手臂,讓患者雙手平舉,觀察是否有一側手臂無力或無法抬起;“0”是聆聽,注意患者的言語表達是否含糊不清或突然失語。“?腦卒中救治的黃金時間窗為發病后的??3至4.5小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因此一旦出現以上相關癥狀,要盡快就醫。”
從中醫角度看如何預防中風?“預防中風的核心在于遵循自然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5月25日,浙江省立同德醫院中醫科主任中醫師周天梅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黃帝內經》中提到的“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是養生的基本原則,年輕人應避免熬夜,以免肝陽上亢,引發腦溢血或心梗。此外,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防止痰濕內生;戒煙限酒,避免動脈硬化;同時保持心態平和,減少欲望與壓力,做到“恬淡虛無,精神內守”。
杜世偉表示,通過健康飲食、規律作息、定期體檢和情緒調節,可顯著降低發生腦卒中的風險。一旦出現癥狀,需爭分奪秒就醫,以最大限度減少后遺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