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泰國曼谷的斯諾克亞太資格選拔賽現場,當39歲的許醫塵俯身擊出那顆鎖定勝局的黑球時,他完成的不僅是個人的職業夢,更替中國千千萬萬蟄伏于市井球房、徘徊在職業門檻外的業余愛好者,叩開了那道曾經遙不可及的大門。這位身高僅160厘米的湖南球手,用二十年市井球房的煙火氣,在職業體育的殿堂里寫下最熾熱的草根宣言——此刻,中國32位職業選手中,有1/32的席位屬于所有被生活磋磨卻未曾低頭的業余追夢人。
從街邊野臺:一個業余愛好者的二十年跋涉
許醫塵的臺球生涯始于湖南街頭的老式球房“野臺”。11歲便打出單桿破百的他,曾因“不務正業”的偏見被迫放下球桿。大學畢業后,他當過高中語文老師、電視臺記者,甚至在2016年前經營過一家球房,但始終未熄滅對斯諾克的熱愛?!澳菚r候球房生意一般,但每天關店后,我都要自己打上兩小時。”他回憶道。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2016年。彼時30歲的許醫塵在全國業余斯諾克大師賽中奪冠,獲得與偶像奧沙利文同場競技的上海大師賽外卡資格。盡管外卡輪被馬奎爾5-0橫掃,甚至目睹對手轟出單桿147滿分,他卻將此視為“最珍貴的學費”:“那場比賽讓我看清了職業與業余的差距,但也讓我相信,只要堅持,總有一天能追上他們?!?/p>
此后九年,他輾轉于業余賽事,白天教球、夜晚練球,用球房微薄收入支撐夢想。2025年,當39歲的他首次站上亞太Q School賽場時,連妻子都勸他“別折騰了”,但他卻想替那些和他一樣在球房耗到半夜的兄弟試試,看看草根到底能不能成職業。
絕殺黑球背后的群體共鳴
這場載入史冊的半決賽,與其說是許醫塵的個人突圍,不如說是中國業余斯諾克群體的集體吶喊。面對巴基斯坦悍將巴伯爾·馬西赫,他在2-3落后的絕境中爆發:第六局轟出單桿70分扳平比分,決勝局更在對手長臺強攻黑球失誤后,以50-49的微弱優勢完成絕殺。
最后一顆黑球薄進底袋時,這種“市井智慧”貫穿他的戰術,當學院派選手依賴精密走位時,而他憑借多年混跡業余賽場的經驗,將“快槍手”準度與賭博式進攻結合。許醫塵的勝利證明斯諾克不僅是青春競技場,更是智慧與經驗的試金石。在地方各個球房苦練的中年愛好者——他們或許沒有童子功,卻用二十年如一日的熱愛,淬煉出獨特的生存哲學。
中國斯諾克生態變遷中的草根力量
許醫塵的突圍絕非偶然。從2016年業余大師賽的外卡機制,到2025年亞太Q School擴軍,中國斯諾克正在構建多元人才通道。與他同期晉級的21歲新星劉文煒來自專業青訓體系,26歲趙翰洋則是中青賽冠軍,三人分別代表“大齡追夢者”“學院派新秀”“中生代力量”,共同構成中國軍團的生態圖譜。
真正的傳奇不在于年少成名
當許醫塵在曼谷舉起進入職業球員的獎杯時,他身后仿佛站著無數個曾在球房熬夜練球的身影——那些被生活磋磨卻未放棄熱愛的語文老師、球房老板、上班族。這位湖南草根用二十年的堅持,完成了對職業體育年齡偏見的華麗逆襲,也為中國斯諾克寫下最動人的注腳:真正的傳奇,不在于年少成名,而在于替沉默的大多數證明,熱愛終將穿越時光,叩響命運之門。
在這個職業球員年輕化趨勢加劇的時代,39歲的許醫塵的逆襲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無數草根愛好者的前路。未來兩個賽季,這位“高齡新秀”能否在職業賽中延續奇跡?答案尚未可知,但此刻,他已用黑球絕殺的弧線,在斯諾克星空中刻下了屬于自己的坐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