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學生就業難話題并不稀奇,實際上近幾年來,當畢業生人數突破千萬大關的時候,每年都會有近乎一半的畢業生在應屆季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當失去了應屆畢業生身份后,大學生找工作就更難了。
只因他們不再擁有校招這樣資源集中、且有學校審核做保障的優質求職平臺,畢業后想找到好工作,除了極少數大學生懂得從官方網站進行資源整合之外,多數大學生都是通過招聘軟件來求職的。
對于各種各樣的招聘軟件,想必大學生早就不陌生了,不少大學生在畢業之前就有過通過招聘軟件找兼職的經驗,這類軟件的確有著不可否認的好處,線上溝通,一鍵發送簡歷讓求職更加便捷,但也有著不容忽視的缺陷,一位博主拍攝了一則視頻,將“在求職軟件找不到工作是正常的”這一詞條送上了熱搜。
“30年經驗,20歲左右”,招聘軟件反人類要求火了,大學生:已麻木
在這則視頻里,博主剖析了大學生在求職軟件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往往不是大學生自身的問題,而是軟件這一平臺的問題,平臺在進行資源整合的同時也有盈利性的硬性需求。
因此無論是企業發布求職招聘信息,還是大學生篩選優質崗位,到了一定程度都需要向平臺付費或者開通會員,因此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企業為了節省發布招聘信息的付費成本,即便已經招到人了也不下架招聘信息,方便明年需要招聘的時候直接繼續使用。
這就直接導致了不少崗位即使表面上是在招的狀態,實際上也根本不需要招人,大學生就會因此跑空,增加了求職的時間成本,部分軟件甚至為了牟利,會利用算法讓畢業生刷不到合適自己的崗位,也讓企業招不到對應專業的人才,利用這種操作來讓企業和大學生付費開會員,來達到盈利的目的。
但在這個熱搜詞條下,筆者還發現了招聘軟件更多潛在的問題,通過不少大學生曬出了,自己在招聘軟件上看到的“反人類招聘要求”,不得不承認,大學生的就業困難,招聘軟件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比如這則招聘信息“最好是30年的工作經驗,20歲左右的”,這明顯是反人類啊,一個20歲左右的人怎么可能有30年的工作經驗?無論是商家寫錯了還是故意胡說八道,平臺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難道在發布這些招聘信息的時候,平臺完全不審核嗎?還是只要企業花了錢,無論發了什么反人類的招聘需求平臺都毫不關心呢?
“反人類”招聘背后,是企業的不尊重和平臺的不作為
類似的反人類招聘要求并非個例,像“要求擁有碩士學歷,但年齡在19歲到21歲之間”的招聘需求,是HR沒讀過書還是企業內的所有人都沒讀過書?否則他們怎么會不知道,正常情況下19到21歲連大學都沒畢業,普通人又怎么可能擁有碩士學歷呢?
這樣離譜的招聘需求,還有“朝九晚六、沒有上進心、貪生怕死的不要投簡歷”,好一句“貪生怕死”,大學生找工作是為了生存,又不是為了赴死,把找工作搞的跟上戰場一樣,這樣的企業哪個正常人敢投遞簡歷?
隨著招聘軟件反人類要求火了之后,網友們的憤怒之情已經按壓不住了,而真正被求職問題困擾的大學生卻表示:已經麻木了。
不少大學生在遲遲找不到工作之后,把求職軟件當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可哪怕從早刷到晚,看到的也只有這些“反人類”的招聘要求,這不僅降低了畢業生的求職效率,也極大挫傷了他們的求職積極性。
招聘平臺若只把牟利放下第一位,不審核企業招聘信息,更不給予大學生基本的尊重,那這樣的軟件離走向滅亡也不過是遲早的事情,關于招聘信息引發的矛盾不在少數,但很多時候大家都把怒火面向招聘方,也就是企業,卻忽視了平臺的失責和不作為,希望這樣的亂象能得到監管和整治,避免讓本就求職艱難的大學生更加焦慮。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