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錫的夜市徹底火出圈了!
有人愛它的熱鬧煙火
也有人喊“求管管”
你是哪一邊?
后宅夜市
夜幕降臨,鴻山商場前的廣場瞬間變身美食天堂!燒烤、麻辣燙、鹵味……香氣撲鼻,連十幾公里外的吃貨都趕來打卡。
“不吃也要來轉轉!”附近居民說,這里勝在氣氛好、熱鬧。攤主們更是忙到飛起:“生意好的時候,還得喊老婆來補貨!”
近湖路夜市
下午5點,近湖路已堵成“豬肝紅”!近湖路夜市是后備箱集市,后備箱一開就是攤位,露營椅一擺就是宵夜區。鮮榨果汁、網紅小吃、咖啡……年輕人遛娃、遛狗、談戀愛,偶爾還有機車轟鳴添點狂野。
“像露天集市,逛完還能湖邊散步!”燈帶亮起,直播開場,攤主們邊賣貨邊圈粉,妥妥的網紅制造機。
有人愛就有人愁 夜市火爆背后也有煩惱
四月下旬時,梁清路上、原先汽車西站所在的地方也短暫出現過一個“夜市”,最多的時候數十個攤位聚集在一起,顯得格外熱鬧。但是很快,這處“夜市”就被相關部門“取締”了,有的市民還發帖表達遺憾。
衛生差、噪音大、交通堵
這是居民反映的問題重災區
梁清路夜市處殘留的垃圾
朱先生:
四月底的時候,這里的夜市很是紅火。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衛生、噪聲、交通等問題,“最熱鬧的時候,人都擠到馬路上來了,我車子過去都很難。”
顧老伯:
前段時間,他居住的小區門口慢慢聚集了十來個攤位,讓他不勝其擾,“開窗就有油煙味,有時候半夜還聽到酒瓶子砸碎的聲音。早上出門,門口的綠化帶里還有前一晚留下的垃圾。”
夜市的生存法則
在干城路與近湖路交界處,雖然人、車眾多,但并不顯得混亂。幾名城管隊員在路口處不斷引導車輛停靠,避免擁堵,不時有交警鐵騎巡查通過。據城管隊員介紹,近湖路的夜市是自發形成的,目前沿線擺攤是先到先得,為了避免影響到周邊居民生活,他們來到此處維持秩序。在道路旁,幾名環衛工人坐在一旁休息,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沿著近湖路走上一圈,將垃圾收走。
為保障夜市健康發展
近日,相關部門推出
近湖路后備箱集市經營公約(試行)
公約明確規定了夜市的開放時間、經營區域、經營內容等關鍵要素,既充分滿足了市民夜間休閑娛樂的需求,又有效避免了對周邊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擾:
近湖路集市為汽車后備箱集市,以輕食、文創、飲品類為主,對油煙類項目(如燒烤、油炸、鐵板燒、烤淀粉腸、龍蝦加工等)進行管控;
經營區域為近湖路(干城路—上跨橋兩側規劃區域),所有攤位須在劃定的非機動車道內經營,不得占用機動車道、綠地;
后備箱集市開放時間為17:00—22:30,19:00后攤位禁止入場,除經營必須車輛外,其他車輛不得停放至近湖路集市經營區域內,按照臨時停車指引規范停放,嚴禁摩托車超速、飲酒駕駛、炸街、改裝等不文明行為
小江手記
夜市,是城市煙火氣的生動寫照。夜市的存在,不僅滿足了味蕾需求,更承載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城市溫度的感知,它是市井生活的鮮活體現。
然而,無序擴張的夜市經濟正在挑戰城市治理邊界,成為城市治理的痛點。梁清路、十里芳徑曾短暫出現的“夜市”,因衛生、噪聲、交通、食品安全等問題被取締,引發了市民的不同看法,支持者遺憾其消失,反對者則對夜市帶來的負面影響苦不堪言。這些“破窗效應”警示我們:當市井活力突破空間邊界,可能異化為損害公共利益的“城市瘡疤”。
要實現夜市的有序發展,規范管理必不可少。夜市的“市井”與“市景”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相互促進、共生共榮。既要“允許它”給予夜市生存空間,也要“規范它”讓夜市在有序的軌道上發展。通過“服務型治理”,將剛性約束轉化為柔性引導,用繡花功夫在活力與秩序間尋找平衡點。
對此,你怎么看?
線索征集:
江南晚報民生熱線:88300000
“江南晚報”微信后臺留言
記者:甄澤,蔡佳
編輯:李旭
校對:羅丹碩
責 編:壽晨
編審:俞純
來源 : 江南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