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領導人又一次賭贏了,一系列戰略決策,使朝鮮在半島對美國“反客為主”,幾十年來還是頭一次。
美國情報部門對半島問題的看法,出現了重大變化。他們的最新評估是,朝鮮正處于幾十年來“最具戰略優勢”的地位,這樣的說法,過去非常少見。
這一結論立刻引起了韓媒的關注,畢竟朝鮮強勢起來,“反客為主”之后,韓國的日子可就不那么好過了。
【朝鮮成功對美國實現了“反客為主”?】
美國情報部門在報告中指出,朝鮮的軍事能力,已經足以威脅美韓同盟,也有能力打擊美國本土。
看來朝鮮之前幾次試射彈道導彈,確實起到了一定的震懾效果,也讓美國對朝鮮的軍事能力有了全新的認知。
與美韓軍事同盟在半島對峙的這幾年里,朝軍不是一點長進都沒有。
換個角度來看,恰恰是美國過去采取的敵對政策,才導致了現在這種局面,也算是求仁得仁。美韓要從實力地位出發與朝鮮打交道,得到的不會是妥協和讓步,而是更加激烈的對抗。
對于那些入俄作戰的朝軍,美國也給出了很高的評價,說他們訓練有素,裝備精良,韓國要是對上這幫老兵大概率要吃虧,畢竟這支部隊是實打實地在戰場里鍛煉過的,這種經驗可不是隨處都有。
【美國情報部門對半島局勢的評估出現了變化】
而且朝軍老兵在俄作戰的經驗,對朝鮮日后的軍事訓練也有幫助,能夠讓其他部隊跟上戰爭的最新形勢。
另外更不要說,欠了朝鮮人情的俄羅斯,在防務合作上,也表現得十分慷慨。朝鮮近段時間武裝力量取得長足進展,不排除是俄羅斯在背后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支持。
如果不是因為驅艦艦下水事故受挫,暴露了軍事管理體系的潛在隱患,美國情報部門或許會對朝鮮的軍事水平給出更高的評價。
可以說,朝鮮領導人加強俄朝戰略合作,派朝軍入俄作戰,這一步賭得很大膽,但也得到了豐盛的回報,至于西方的那些非議,對俄朝來說都是不痛不癢。
眼下,朝鮮同時與中俄兩個鄰國保持密切合作,隨著國際形勢變化,外部環境也得到一定的改善。
【美韓發起軍事挑釁,朝鮮強硬回擊】
相比起來,美韓同盟的形勢就很微妙了。此消彼長之下,才讓美國認定,朝鮮處于幾十年來“最具戰略優勢”的地位,這里的幾十年,大概要從蘇聯解體后開始算起。
我們也知道,朝鮮與俄羅斯簽的戰略合作協議,其中涉及防務合作的條款,措辭很能讓人想起當年的蘇朝同盟。
反觀韓國這邊,尹錫悅倒臺后,韓國各黨派都在圍繞總統之位勾心斗角,無暇處理半島議題。
順帶補充一句,過去幾年,隨著朝韓對峙加劇,朝鮮順勢完成了政治語境上的“去統一化”,不再將朝韓視作一家,更能在半島問題上放開手腳。前不久,朝鮮還把板門店的“統一閣”改成了“板門館”。
【尹錫悅與拜登相繼退出政治舞臺,美韓對朝強硬后勁不足】
多方跡象表明,美國政府換屆之后,韓國政府在半島問題上的強硬政策已經后勁不足。
特朗普本人對半島問題十分曖昧,再加上他上個任期,確實讓美朝關系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今年回到白宮以后,雖說沒有第一時間將半島問題提上日程表,可他張口閉口都是和朝鮮領導人的“私交”很好,待遇和普京是一個水平的。
考慮到特朗普現在對推動美俄關系正常化頗為上心,可能過不了多久,他也會對美朝關系如法炮制,同時還方便自己拿捏韓國。
五角大樓甚至開始考慮,要不要撤出一部分駐韓美軍,雖然只是一個初步的構想,卻足以讓韓國輿論震動。
一個月前,美媒就放出消息,特朗普政府一直在低調討論,咨詢各方意見,考慮有無可能重啟美朝對話。
朝鮮的反應就平淡許多,因為與美國互動的局限性就擺在那里,雙方戰略利益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
【特朗普上個任期,在半島問題上與文在寅政府有共識】
朝鮮要的是一個穩定、可預期的美朝關系,即便美國政府更替,雙方也能保持穩定的溝通渠道。而這一點,是特朗普無法承諾的。即便他再次成功重啟美朝對話,下次總統大選之后,可能一切又會照舊。
這種反反復復的周期律,是朝鮮不愿接受的。
既然美朝關系重啟,存在一個肉眼可見的“保質期”,這種情況下,朝鮮會對美方的信號更加謹慎。于是就出現了如今這種美國積極試探,朝鮮消極以對的局面。
再說了,正如美國情報機構所說,既然遇上了幾十年來難得的戰略機遇,朝鮮就不可能不加以利用,為自己爭取到最好的條件。
好不容易反客為主一次,朝鮮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被美韓同盟一味地牽著鼻子走,必要時甚至可以主動出擊,重新塑造半島局勢的戰略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