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牽頭籌建國際調解院的消息一出,不少人好奇為啥創始成員國里沒有印度和俄羅斯?
說白了,這就是“吃一塹長一智”。過去在國際組織里,中國可沒少交學費,上合組織原本是中俄和中亞國家的“小圈子”,結果印度一進來就成“專業反對派”,中國提反恐合作它搬出“主權問題”,推“一帶一路”它嚷嚷“透明合規”,連俄羅斯也時不時暗戳戳給印度撐腰,搞得合作總卡殼。金磚國家更熱鬧,中國想搞本幣結算減少美元依賴,印度怕人民幣影響力太大就拼命拖后腿;一提反恐,印度立馬轉移話題扯巴基斯坦,好好的經濟論壇愣是被帶偏成“吵架大會”。俄羅斯嘴上喊團結,實際默許印度搞小動作,中國想辦點實事兒總被攪黃。
這次建國際調解院,目標是為解決國際爭端提供專業平臺,不是搞政治博弈的擂臺。中國學聰明了——與其拉一群“拆臺專業戶”進來內耗,不如先組個“小而精”的實干團隊。看看創始成員國名單,印尼、巴基斯坦、白俄羅斯、塞爾維亞,個個都是和中國合作順暢、真心想解決問題的伙伴。印度這些年逢中必反,進群不為合作只為制衡;俄羅斯一邊在烏克蘭問題上求中國支持,一邊又給印度遞刀子玩平衡術,這種“兩頭吃”的態度,放哪兒都是隱患。
外交不是請客吃飯,講的是實效。中國現在更看重“質量”而不是“面子工程”,與其讓調解院還沒開業就先內部吵翻天,不如扎扎實實把框架搭穩。這可不是“排擠誰”,而是務實的選擇——合作得挑志同道合的,干活得找能擰成一股繩的。國際調解院未來若能高效解決沖突,自然會有更多國家主動加入。這一招既避開了過去的坑,又展現了中國外交的成熟智慧,不折騰,干實事,用結果說話才是真本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