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轉眼間距離2025高考只剩下十幾天的時間了,對于家長們來說,當下能為孩子們做的,除了提供最舒適的學習環境,就只剩下了解專業報考信息了,都說高考是“三分考、七分報”,只有提前了解志愿信息,才能在高考出分后做出最明智的抉擇。
了解院校信息,不少家長都會聚焦于各種院校排行榜,通過排名的表現來判斷一所院校的含金量,有家長看到了英國教育機構QS在2025年發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后,感到不可思議——這份榜單排名跟印象中的國內院校30強有所不同。
國際排名和國內排名本質上的確存在著一些差別,像QS評價體系偏重基礎學科和國際化程度,這使得英語教學環境好、留學生比例高的高校在排名中占優勢。下面筆者帶大家分析一下這份英國評出的中國大學30強,僅供有需要的家長自行參考。
英國評出的中國大學30強!清華第2,哈工大第10,北航僅排29名
QS評出了中國內地高校30強,這份榜單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列為前三甲,這與國內主流排名存在一定差異。在家長們的固有印象中,這三所院校是天花板級別的院校沒錯,但在排名上多數家長更認可清北登頂,北大、復旦緊隨其后的排名方式。
但根據QS的評價體系偏重來看,北京大學之所以能夠領跑,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其數學、化學、物理等基礎學科的開創性研究成果,雖然這些學科尚未進入全球前十,但已屬于全球第二梯隊的頂尖水平。相比之下,清華大學更側重工科和應用型研究,這在QS的評價體系中并不占優勢。
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躋身全球50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南京大學則退出了全球100強俱樂部,分別排在第六和第七位;同濟大學表現亮眼,位居第八,而哈爾濱工業大學躍升至第十;值得關注的是,新興的南方科技大學已排名第十四,超越了多所傳統985高校,而北航排名僅在29名的位置。
在這份榜單中,學科特色決定了高校在排名中的位置。比如上海交通大學以電子信息、船舶制造、生物醫學工程見長;浙江大學在計算機、材料學和農學領域成績斐然;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建筑學、環境工程等學科躋身全球前列。
這些特色學科為各校贏得了國際聲譽,相反,一些以工科為主的985高校,如東南大學(排名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排名29)和西北工業大學(未進30強),在QS體系中處于劣勢,而南方科技大學的崛起則印證了重點發展基礎學科和前沿領域的戰略價值。
院校排行榜是了解院校的一個窗口,但不該成為唯一標準
教育國際化、全球化的趨勢勢不可擋,在這種背景下,國際視野下的排名也折射出了國內高等教育的新形象,也象征著中國高校邁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斷加快。
但對于高三家長們來說,在查看院校排名的時候,必要的前提是了解這些排名的評價體系標準,畢竟國際排名只是外部視角的一種體現,而非衡量高校價值的唯一標準,一所大學的真正價值在于其為國家發展和人類進步做出的實質貢獻,而非排名數字的高低。
國際化不等于西方化,這也是中國高校需要明確的理念,中國高校確實需要加強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合作,吸收先進經驗,但國際化的目的不是簡單照搬西方模式,而是立足中國國情,吸收全球優質教育資源,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
若是為了一份榜單中的排名高低,而過分追求英語教學環境、提高留學生比例等表面國際化指標,才會真正偏離“培養符合國家需要人才”這一根本目標。
因此筆者在總結院校排名榜單時,也會反復強調一點“僅供參考”,盡管確定這份榜單數據的真實性,也不希望家長們把榜單當成全部的評價依據,也就是說,榜單中的數據可以作為了解院校各方面表現的一個窗口,但不該成為評價高校的唯一標準。
畢竟真正的一流大學,是能夠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做出重大貢獻的大學。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