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下這次限招令糾紛的由來:
國土安全部在今年5月初要求哈佛提交過去五年內所有國際學生的處分記錄,以及涉及抗議活動的影像、錄音或文書材料——哪怕這些活動根本不違法。
但哈佛方面拒絕了。
結果?
特朗普政府5月22日直接封殺哈佛的國際招生資格,這項禁令威脅到7,000多名簽證持有者,約占哈佛學生總數的四分之一,所給出的理由是:
1、哈佛拒絕配合國土安全部合法的監管。
2、校園里爆發了大量親巴勒斯坦的抗議,哈佛沒有保護猶太學生。
3、哈佛一邊拿著聯邦政府的幾十億美元資助,一邊‘庇護’外國留學生,不讓政府知道他們是誰。
哈佛在第二天5月23日在聯邦法院把國土安全部(DHS)、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國務院(State Department)和司法部(DOJ)給告了。起訴的理由是:
1. 聯邦政府因學校拒絕配合政治要求而被打擊報復,違反了憲法第一修正案。
2. 聯邦政府在沒有提前通知、沒有聽證的情況下作出重罰,違反正當程序權利。
3. 政策變化毫無預告、理由牽強,完全破壞了幾十年來的規范做法,違反行政程序法(APA)。
也是在當天,負責審理該案的艾莉森·伯羅斯聯邦法官作出裁定,臨時叫停了特朗普政府試圖終止哈佛大學國際學生項目的決定。
后面的法律程序:
這項裁定為哈佛贏得了緩沖的時間,后面會是初步禁令聽證會(Preliminary Injunction Hearing)預計在 2025年5月27日和5月29日 舉行。然后就是雙方證據交換與動議程序(Discovery & Motions)。再下來如果雙方沒有和解或簡易判決的話,會是正式審判(Trial)。如果一切正常進行的話,會在2026年初有判決。
這場斗爭不只是簽證問題,它關乎誰來掌控美國大學的價值觀與學術自由。
從現在的情勢來看——哈佛更占理,也更有可能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