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24日,美國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在國會山發表講話,宣稱“140萬非法移民正在濫用醫療補助,480萬有勞動能力者選擇不工作卻領取福利”,并誓言“根除這種欺詐”。這一言論迅速引發爭議——其數據來源是否可靠?與DOGE團隊此前公布的“驚天數據”相比,為何被網友稱為“溫和版”?
一、約翰遜的數據
1. 140萬非法移民的真實含義
約翰遜援引的140萬非法移民數據,實際源于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對州政府資助項目的分析。根據CBO估算,若聯邦削減對州的醫療補助配套資金,可能導致14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取消對非法移民兒童及部分成年人的州立醫保項目,最終140萬人失去 coverage。但這些人原本就不符合聯邦Medicaid資格,僅能享受州政府自籌資金的有限福利。約翰遜將州項目與聯邦Medicaid混為一談,實質是為推動共和黨“懲罰庇護州”的立法議程。
2. 480萬有勞動能力者的統計陷阱
定義模糊性:Medicaid對“勞動能力”并無統一標準,部分受益人因慢性病、殘疾或需照顧家人而無法工作。例如,亞利桑那州近期破獲的6000萬美元欺詐案中,多數被告是利用虛假治療記錄騙保的機構,而非個人。
數據斷章取義:HHS監察長辦公室2024年報告顯示,Medicaid欺詐案件中,個人濫用僅占12%,主要問題集中在醫療機構虛假報賬。約翰遜將“未就業”等同于“欺詐”,忽視了低收入人群面臨的就業壁壘。
二、DOGE數據的狂歡:2.7萬億美元的真相與泡沫
1. DOGE的數字游戲
社交媒體瘋傳的“DOGE發現2.7萬億美元Medicaid欺詐”,實際是對政府問責辦公室(GAO)報告的扭曲。GAO自2003年起統計聯邦項目“不當支付”(包括行政錯誤、流程漏洞等),其中Medicare和Medicaid占比約40%,但真正涉及刑事欺詐的不足5%。DOGE團隊將歷史累計數據包裝成“新發現”,并虛構“海外支付”情節,實質是配合特朗普政府制造“反腐政績”。
2. 數據對比的荒誕性
約翰遜的140萬是2025年預估數,而DOGE的2.7萬億是22年累計值。另外約翰遜聚焦個人資格濫用,DOGE則渲染系統性腐敗,雖然是兩碼事,但是相得益彰。
三、醫療補助改革的臺前幕后:權力與利益的博弈
1. 共和黨議程的雙重目標
財政緊縮:通過削減州醫療補助配套資金,迫使“庇護州”縮減非法移民福利,同時為富人減稅騰出空間。
政治動員:將福利濫用歸咎于移民和“懶人”,迎合鐵銹地帶選民對“財政公平”的訴求。
2. 民主黨與州政府的反擊
法律挑戰:加州總檢察長已宣布將起訴聯邦政府,稱其“侵犯州主權”。
數據反擊:KFF研究顯示,2024年非法移民僅占Medicaid受益人的0.3%,且僅限緊急醫療。
四、政策影響:誰在為數據戰爭買單?
1. 弱勢群體的生存危機
兒童健康受損:若州政府被迫取消非法移民兒童醫保,全美將有50萬兒童失去常規醫療服務,傳染病爆發風險上升。
醫療資源擠兌:取消緊急醫療報銷后,醫院急診室將被迫收治更多未投保患者,導致醫療成本轉嫁到納稅人身上。
2. 醫療體系的信任危機
機構運營困境:亞利桑那州暫停向100多家戒癮機構付款后,納瓦荷族社區出現藥物過量死亡激增。
公眾參與下降:嚴格審查導致符合條件的低收入人群放棄申請,2024年Medicaid覆蓋率已下降3.2%。
結語
約翰遜的“欺詐指控”與DOGE的“數據狂歡”,本質是共和黨在2026年中期選舉前的政治操弄。當140萬與2.7萬億的數字在輿論場碰撞,真正受損的是那些依賴醫療補助生存的邊緣群體。正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警告:“將公共福利政治化,正在制造新的人道主義災難。”
在這場數據戰爭中,或許該問:當政客們用數字編織謊言時,那些被剝奪醫保的兒童、無法工作的殘障者,他們的生命價值該如何量化?
那么問題來了:
你認為醫療補助改革應優先保障弱勢群體,還是打擊潛在欺詐?在現有制度下,如何平衡公平與效率?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