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倒春寒來得急,華北多地小麥拔節期遇低溫。葉片發黃稈子弱,老鄉們蹲在田里直嘆氣。天氣預報說下周還有霜凍,剛露頭的玉米苗怕受凍。
東北黑土地剛化凍,播種機下地得防夜間霜。“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可老天爺變臉比翻書快。南方丘陵地帶多雨,桉樹新苗得防根部積水爛根。
有老把式說熏煙能增溫,可現在禁燒令嚴得換法子。
地膜覆蓋保溫好,邊角得用土塊壓嚴實了。復合肥要淺埋,離根太近容易燒苗。
村里老張去年沒看氣象預警,早播的大豆被凍壞三成。他蹲在地頭直拍大腿,說以后得天天看手機上的天氣預報。
我個人覺得,老輩傳的看云識天經驗還管用,但科技手段更得用。氣象APP能精準到村,啥時候降溫下雨提前三天就知道。華南臺風季快到了,搭大棚的竹竿得換成鋼筋架。
排水渠要提前挖,別等積水漫了田才動手。桉樹采伐期遇低價,除了天氣影響市場也在變。
但咱種地的,先把田里的活兒做好才是根本。有人說傳統土辦法過時了,可草木灰防蟲確實好使。配上科學施肥,苗子長得比單干強多了。
現在最要緊的,是趁著升溫趕緊給麥田補肥。低洼地塊要清溝,別讓雨水泡了根。玉米種子得拌防蟲藥,地膜覆蓋能提溫保墑。
東北老鐵注意了,夜間大棚得加蓋草簾。南方種桉樹的老鄉,排水和防風措施得跟上。
雖說天氣難琢磨,但咱提前準備就能少受災。村里的農技員最近天天下鄉,有不懂的趕緊去問。
農資店的地膜和有機肥備貨足,別等到漲價了才著急。我留個心眼兒:今年夏季可能有持續高溫,灌溉設備得提前檢修。到底咋應對極端天?
多聽專家講,多和老把式交流。農時不等人,該動手時別拖延。現在就做三件事:查氣象預警、備防災物資、問農技站咋干。
收成好不好,全在咱早防早動上。靠天吃飯不是等,主動防災才是穩增收的硬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