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情思
文/張鐵林
今天是周末,下一周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
剛才,收到了家鄉親人提前寄來的一袋飽含深情的端午粽子。
見物思人,浮想聯翩,隨手寫下一段端午情思,以此告慰遠去的英靈,遠去的祖先和身居遠處的親戚與朋友。
端午節至,粽香飄溢,這不僅僅是一個節日的符號,更是心靈深處對那段遙遠歷史的深切懷念。
我的思緒飄回了春秋戰國,那位以筆為劍、以詩抒懷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的身影在時光的長河中依舊清晰。
《離騷》的哀婉,《橘頌》的堅貞,如同夏日里的一縷清風,拂過心田,喚醒了我們對愛國情感的共鳴。
記得年少時,教室里回蕩著我們朗朗的讀書聲,那是對屈原作品的深情誦讀,更是對那份不屈不撓、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的最初感知。
那時的端午節,總是伴隨著粽子的香甜與家人的溫馨。父母圍坐在我們身邊,講述著屈原投江的感人故事,那份悲壯與崇高,如同一粒種子,深深種在了我們幼小的心靈里。我們立志,要成為新時代的愛國英雄,用實際行動去傳承和發揚這份愛國愛民的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
這種植根于心的家國情懷,一直伴隨著我們的成長和進步,讓我們始終行走在三觀正確的人生旅途之中,始終與共和國的發展腳步同行。
如今,歲月如梭,
我們不知不覺地變成了童心未泯的老年人!
真是不堪回首啊,
養育我們成長的父母,已離我們遠去,二十載、三十載,光陰轉瞬即逝,但他們的大恩大德,音容笑貌,言談舉止,卻如同昨日,永遠鐫刻在我們的記憶之中。
他們是平凡的百姓,卻用言傳身教,成為了我們心中的時代英雄。
他們也有紅色的歷史,值得我們為之驕傲與傳承!
當我們老之將至,步入古稀之年,每當祖孫三代歡聚一堂,共享天倫的時候,那份對父母的懷念,對祖先的敬仰,對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便會油然而生。有時,我會想得很深,想得很遠,極想之后,還會掩面而泣,泣不成聲,令人不可理解。
我一直堅決地認為,我們的華夏的祖先,是我們民族的根,我們家人的祖先,是我們家族的根,是血脈相連的紐帶,更是我們精神的歸宿。
沒有他們,哪有我們!
我們是他們生命和血脈的延續啊!
樹高千尺,不能忘根;我們今天的枝繁葉茂,靠的是我們祖先的恩澤,靠的是民族與家族的根紅苗壯。這不僅是對民族與家族的深情厚誼,更是對整個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美好祝愿。
在這個端午佳節,我們放假三天,得以在休息之余,深情緬懷那些逝者和先烈,是他們留給了我們寶貴的精神遺產,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鎖定目標,心無旁騖,永不放棄,攻堅克難,直取成功。
端午節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思念。
警示我們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愿這份端午的情思,如同那綿綿不絕的粽香,永遠縈繞在我們的心間,成為我們前行路上的一盞永不熄滅的航標燈。
2025年5月25日于北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