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地理中,關于“嶺南荔枝”的考點通常結合自然地理環(huán)境與人文經濟因素,綜合考查區(qū)域農業(yè)發(fā)展、氣候與農業(yè)生產的關系、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內容。
一、嶺南地區(qū)種植荔枝的自然條件
1. 氣候條件
(1)熱量充足:嶺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年均溫20-25℃),滿足荔枝喜高溫的特性;冬季溫和(>0℃),避免霜凍危害。
(2)降水豐沛:年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雨熱同期,利于荔枝生長;但花期忌陰雨(易導致落花),成熟期需晴朗天氣(利于糖分積累)。
(3)光照充足:生長期長,光照條件好,光合作用強,果實品質高。
2. 地形與土壤
(1)丘陵地形:嶺南多低山丘陵(如珠江三角洲周邊),排水良好,避免荔枝根系積水腐爛。
(2)酸性紅壤:土壤pH值偏酸性,適合荔枝生長;但需通過增施有機肥改良紅壤肥力。
3. 水源條件
河網密布(如珠江流域),灌溉便利,保障荔枝生長需水量。
二、荔枝種植的人文經濟因素
1. 歷史與傳統
(1)嶺南荔枝種植歷史悠久(如唐代“一騎紅塵妃子笑”),經驗豐富,形成特色農業(yè)文化。
(2)品種多樣(如桂味、糯米糍、妃子笑等),品質優(yōu)良,品牌效應顯著。
2. 市場需求與經濟價值
(1)荔枝鮮果及加工品(荔枝干、罐頭、酒類)市場需求量大,附加值高。
(2)出口創(chuàng)匯:東南亞、歐美等地對熱帶水果需求增加。
3. 政策與技術支持
(1)政府扶持特色農業(yè),推廣現代農業(yè)技術(如溫室大棚、滴灌等)。
(2)冷鏈物流發(fā)展延長保鮮期,擴大銷售范圍(如空運直達北方、國際市場)。
4. 產業(yè)融合
(1)農業(yè)+旅游業(yè):開展荔枝采摘節(jié)、生態(tài)園觀光,促進鄉(xiāng)村振興。
(2 )電商助力:直播帶貨、生鮮電商平臺(如京東、拼多多)拓寬銷售渠道。
三、荔枝產業(yè)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1. 主要問題
(1)保鮮困難:荔枝“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運輸損耗大。
(2)季節(jié)性集中上市:價格波動大,易滯銷。
(3)極端天氣威脅:寒潮、臺風、干旱等影響產量。
2. 解決措施
(1)技術改良:研發(fā)耐儲運品種,推廣冷鏈物流與氣調保鮮技術。
(2)深加工延長產業(yè)鏈:發(fā)展荔枝果汁、果酒、果干等加工產業(yè)。
(3)錯峰上市:利用溫室大棚調節(jié)成熟期,或開拓南半球反季節(jié)市場。
(4)保險與預警:建立農業(yè)災害保險,加強氣象監(jiān)測預警。
四、高考典型例題及答題思路
1.例題:分析嶺南地區(qū)成為我國荔枝主產區(qū)的自然條件。
答題模板
(1)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沛,生長期長。
(2)地形:丘陵坡地排水良好,避免澇漬。
(3)土壤:酸性紅壤適宜荔枝生長。
(4)水源:河網密集,灌溉便利。
2.例題:為促進嶺南荔枝產業(yè)發(fā)展提出合理建議。
答題方向
(1)加強品種改良與抗災能力;
(2)完善冷鏈物流與電商銷售網絡;
(3)發(fā)展深加工與品牌建設;
(4)推動農旅融合,提升附加值。
五、易錯點提醒
1. 嶺南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而非熱帶季風氣候(海南島大部屬熱帶)。
2. 荔枝種植需注意地形排水,而非一味強調平坦地形。
3. 荔枝產業(yè)問題需結合“鮮果特性”(如保鮮)與“市場風險”分析,避免泛泛而談。
掌握以上內容,結合具體材料分析,可有效應對高考地理中關于“嶺南荔枝”的各類題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