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特征描述”
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特征描述的“方法論”
(1)通過讀圖來總結,一般先整體描述(總體概括),再局部聚焦描述(具體分布狀況分述);
(2)劃塊結合空間方位概括分布特征;
(3)注意空間分布形態的形狀、空間延展的識別與歸納;
(4)概括、描述分布通常要結合一定的參照物,如用方位詞匯加以描述。
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特征描述的“類型”
點狀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特征描述
線狀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特征描述
面狀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特征描述
01
點狀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特征描述
描述方法:
①空間分布不均(總體描述),一般不會有分布均勻的地理事物讓我們描述;
②怎么分布,包括數量多少的變化和空間方位的變化;
③極值區域,什么地方分布最多最集中,什么地方分布最少;
④有時還可描述點狀地理事物的分布形狀,比如成星環狀、線狀、條帶狀等。
02
線狀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特征描述
1.線狀地理事物(山脈、河流、交通線、分界線、海岸線、等值線)空間分布特點描述
①總體概況(位置、平直彎曲、特殊形狀、走向、延伸方向);
②局部分布(分段描述其走向和延伸方向)。
2.描述多條線狀地理事物的總體分布特征——既要考慮位置屬性,也要考慮數量屬性:
①走向(即延伸方向);
②數量(遞變、范圍、疏密、幅度);
③位置(極值、特殊值出現地區)
【參考答案】等雪期線在中部向北(東北)凸出。表明沿MN一線中部雪期短于其東西兩側地區。即東西部氣溫持續低于0度的時間較長。中部氣溫持續低于0度的時間較短。因此,中部地勢較低(為平原)。東西部地勢較高(為山地)(東西高,中間低)。
【參考答案】氣溫由東南向西北(或由南向北)遞減(2分),單位距離氣溫差沿海大于內陸(或東南部大于西北部)(2分),低溫中心位于圖示區域的東北角(2分)。
03
面狀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特征描述
“面”狀地理事物的分布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積。在描述面狀地理事物的題目當中,相對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較大。
描述角度:范圍(方位)+面積(大小、面積的變化)+伸展方向+極值區的分布。
【解析】空間分布特征一般從分布是否均勻,集中在什么地方,極值等方面考慮。
04
面狀地理事物空間變化特征描述
注意材料中提供了三個年份的大熊貓棲息地分布范圍,所以范圍的變化有兩次。棲息地分布范圍是呈面狀的,面狀地理事物分布特點主要從面積大小、形態特征、分布位置等方面思考,結合圖中時間信息和空間信息即可歸納出變化特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