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 比亞迪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歐洲總部官宣儀式。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托、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偉中、中國駐匈牙利大使龔韜、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及比亞迪副總裁李巍等出席儀式,并共同見證這一中歐新能源領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圖片來自比亞迪官方網站)
同期,比亞迪也宣布了歐洲市場的最新銷量數據,按照4月份的銷售數據,比亞迪已經超越特斯拉,進入歐洲電動車銷量前十榜單。至于排名前十的大眾、寶馬、斯科達、奧迪、起亞、奔馳、沃爾沃、現代,它們的電動車實際產品競爭力如何,在中國市場已經有結論。從歐洲插混和純電汽車的整體銷量看,增長趨勢是很明顯的。
(圖片來自易車網)
歐洲能否回到沒有電動車的美好時代,目前看是不可能了。至于歐洲尤其是法國和德國,能否靠各種非貿易壁壘保護本國汽車工業,那得看歐洲能否盡快造出超越“陣風”的下一代戰機。特斯拉被擠出前十,美國品牌汽車無法進入前十,目前特朗普已經一再點名歐洲“占便宜”,歐洲難道不需要給美國一個解釋嗎。歐洲車企在中國市場尋找的援軍,能否拯救歐洲本土市場,這要看它的中國援軍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目前看不容樂觀。
按照我國產業專家的判斷,中國品牌汽車優先發展的市場有三類,第一類是新興開放市場,比如中東、東歐、中亞、拉美、南非以及地中海沿岸的非洲國家。第二類是沒有汽車工業的成熟開放市場,比如澳大利亞、新西蘭。第三類是新興封閉市場,比如東南亞、巴西、南美。這些地區本地沒有很強大的汽車產業鏈,通過貿易和本地化生產,能夠通過產品競爭力,與已經進入的歐美日(參數丨圖片)韓汽車產業公平競爭。
至于需要繼續培育的大多數非洲國家和日韓市場,前者購買力不足,適合搞二手車和部分新車貿易,后者雖然開放,但本土有充當經濟支柱的汽車產業鏈,只能靠新車貿易樹立品牌,大規模占領市場會引發其本國產業鏈強烈反抗,適合走本土并購參與其本土汽車產業發展。
這次比亞迪官宣的歐洲總部位于中歐,適合面向整個歐洲拓展市場。前幾年中國品牌汽車在俄羅斯等需要審慎進入的市場投入過多資源,接下來還是要按照產業發展規律,抓住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機遇,共同推動中國品牌汽車的全球化發展。雖然比亞迪在很多國家已經銷量登頂,但在歐洲設立總部,銷量進入前十,這是中國品牌汽車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值得記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