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鋒
網絡一度流傳的“一名女子未能在飛機起飛前40分鐘值機,錯過航班,大鬧機場,并稱耽誤了兒子次日早上的公務員考試,還稱其子告訴民警遲到系母親舍不得打車”的視頻,央視網相關報道公開事實真相,讓人們看到了與網絡流傳不一樣的事實,對此,有評論稱,都是“流量沖動”惹的禍。而青鋒認為,“母子大鬧機場稱耽誤考公”大反轉,不僅僅是“流量沖動”那么簡單。
之前網絡流傳稱,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一女子不停大聲哭喊:“不讓登機,耽誤我事兒啊,孩子要考試啊。”且在有網友在評論區留言關心視頻中“母子是否改簽其他航班登機”時,爆料此事的網友更在評論區回復稱,“工作人員幫忙查過了,沒有其余航班,只有次日早上的,來不及”參加第二天參加的公務員考試。
一時間,因為耽誤孩子參加公務員考試,女子大鬧機場,成了網絡熱議。
但事實又是怎樣呢?
央視網在幾天后的報道中披露,當事女子表示,事實并非網絡流傳的那樣,而是其表弟要從沈陽到鄭州參加一場資格考試。其和朋友開車送其表弟到機場乘機。據當事女子稱,“她表弟到機場時,離登機還有四十分鐘,機場人員說可以走快速通道”,但“到值機口時,深圳航空工作人員又不同意,說是要起飛前四十分鐘以上方可值機”。女子之所以跪地磕頭,是其表弟打電話告知與深圳航空航班人員溝通未果,女子趕來與值機口工作人員反復溝通,對方均不同意后,一時沖動而為。
央視新聞報道證實,網傳信息與實際情況至少有多個不實之處,一是當事女子和男子系表姐弟關系,而非父母,二是當事男子是參加資格考試,而非考公,三則女子系開車,而非網絡流傳的兒子說母親舍不得打車,四為女子跪地磕頭系求助,而非大鬧機場。另一出入之處則是,“沈陽桃仙國際機場警方很快趕往現場協調處理。警察說看能不能改成第二天的航班,但查詢后發現,已經沒有其他出行方案”,當事女子和其表弟就離開了機場,更沒有“大鬧機場”“干擾其他乘客”之行為。
為何一次誤機能夠引發一波網絡熱議和不少網友的關注?
或許大多數人都認為,是發布視頻的網友試圖利用“考公”“大鬧”等容易引發人們關注的問題博眼球賺流量。
青鋒認為,從表面上看,的確有涉事網友“流量沖動”因素的影響。而實則是傳統媒體對引發網友熱議的問題未能及時通過采訪,將事實真相告知公眾,不讓無底線的自媒體人隨意傳播不實信息。以及以青鋒個人掌握的有限情況猜測,涉事機場也很可能未及時對事發真相予以公開回應,導致網絡流傳的不實信息一再發酵,給當事人造成不良影響。
這一事件足以提醒傳統媒體從業者,如何及時捕捉網絡流傳的熱點,并通過扎實細致的認真采訪,第一時間公開事實真相,讓可信的報道跑在傳言之前,而不是跟在網絡傳言后面人云亦云,重樹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已刻不容緩。同時也警示相關單位,一旦涉及本單位的網傳信息出現之時,一定要在第一時間依據事實作出回應,不讓不實信息在網絡發酵,誤導大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