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傳》最近這劇情,有沒有點像權謀版的“甄嬛傳”?男主藏海一路殺瘋,機關算盡、復仇成功,觀眾正拍手叫好,結果畫風一轉——幕后最大boss居然不是莊蘆隱,也不是皇帝,而是那個早早下線的“老父親”蒯鐸。這爹真不是白死的,他死之前不光把大局布好了,還把人心玩透了,這種人,才叫真正的狠人。
藏海殺莊蘆隱,你以為是主線,其實是人家早鋪好的局
藏海前期一路復仇,誰敢動他家,他就敢動你命。莊蘆隱滅了他全家,還把他父母做成人皮,簡直喪心病狂。觀眾一看就氣得不行,藏海一邊查仇人,一邊混官場,手段一個比一個毒。最后靠離間蔣襄、操縱曹靜賢、釣魚莊蘆隱,連皇帝都一起卷進來了。這場局像極了“層層反殺”,可你猜怎么著?他以為是自己贏的,最后才發現,是他爸把他推上這條復仇之路的。
蒯鐸不是下線了,是直接在地底下布局了整個故事
所有人都在找癸璽,藏海翻遍墳墓、查遍朝堂,還跑去盤永容王爺,搞得跟查戶口似的。其實癸璽早被蒯鐸送回皇宮了,你敢信?連皇帝自己都不知道東西就在腳底下供著。這波操作叫啥?“我把炸彈給你了,但我拔了引線,放心炸不響。”而關鍵鑰匙——三枚蛇眉銅魚,蒯鐸自己揣兜里了。這不是在救天下,是在防天下。
癸璽真有這么神?別說,還真有點邪門子意思
癸璽是個什么玩意兒?簡單說就是能召百萬陰兵的“地獄核武”。當年冬夏女王就是靠它把莊蘆隱幾十萬大軍打回了家,不過也把自己整成了怪物。蒯鐸見識過這玩意的威力,也知道這玩意不是人能控的。他怕皇帝也被癸璽反噬,所以寧可自己冒險藏了鑰匙,也不讓這玩意輕易落人手。你說他是忠臣?他是,也不是。他更像是一個“帶著清醒自殺”的操盤手,賭自己死了也沒人能打開盒子。
莊蘆隱聰明反被聰明誤,一腳踩進棺材還沒反應過來
莊蘆隱可不是吃素的,當年也是領兵功臣,結果被癸璽陰兵反殺,那口氣他咽不下去。從滅蒯鐸全家到搜刮蛇眉銅魚,他一步步都在算。但他沒想到的是——癸璽根本打不開。他好不容易弄來了銅魚,卻被算進了“半套鑰匙局”。結果一步錯步步崩,最后還被蔣襄背刺,死得不明不白。人設再牛,輸給劇本也白搭。
皇帝也被耍得團團轉?這鍋誰背得住?
皇帝這角色,看起來像是全場最穩的牌,結果其實啥都不知道。他以為蒯鐸為自己取癸璽是忠臣義士,結果蒯鐸取完順手上交癸璽,又順手“帶走”了鑰匙,皇帝等于啥都得不到。他還想著搞科研開發癸璽,結果你連說明書都看不了。你說這種操作,像不像把高考準考證交給老師,然后把試卷撕了?
藏海一路披荊斬棘,最后卻成了另一個“工具人”?
藏海很聰明,他會借力打力,會利用人心,會設局破局。他一路復仇,看似無敵,其實是個“接棒者”。從頭到尾,他都在完成父親的遺愿。他以為自己在主導命運,實際上,他只是接了別人手里的棋子。他贏了莊蘆隱、贏了曹靜賢、贏了朝堂,可他沒贏自由。最后拿到癸璽,他沒有用它,也沒毀掉它,而是選擇帶它歸隱。為啥?他怕它再次開啟禍亂之門。
蒯鐸是真的狠,不靠活著就能掌控全局
一個人要多有心機,才能做到死后還能牽動局勢?蒯鐸不是在算局,是在算時間。他知道莊蘆隱早晚會來找鑰匙,知道藏海會沿著仇恨走下去,知道癸璽遲早會被發現。他沒有告訴任何人真相,卻把每一步安排得滴水不漏。這種人活著是風暴中心,死了是地雷引信,你說他是不是天花板級別的老謀深算?
結局歸隱是休止符,也是問號
藏海最后帶著癸璽離開了官場,看似放下一切,其實是挑起另一種重擔。他帶著癸璽遠走,不是逃避,而是守護。他知道只要癸璽存在,爭奪就不會停止。與其讓它落在別人手里,不如自己背著走。這結局像不像江湖傳說里的“封印大法”?主角走了,故事沒完,誰知道哪天哪位新瘋子又把這盒子撬開了?
一盤棋下了十幾年,輸贏其實只看最后一個笑的人
藏海贏了很多局,蒯鐸贏了一盤局,皇帝坐在最上面卻成了最懵的觀眾。所有人都想控制癸璽,結果全被癸璽牽著鼻子走。這部劇不是講英雄,不是講忠奸,而是講智慧、欲望、和那個最深藏不露的老謀深算者。他不是主角,也不是大反派,他就是那種把別人活活憋瘋的“幕后老六”。這樣的角色,不火才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