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海寧與黑水兩地學生交流互鑒,推動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深度融合,提升學生社會實踐與自主探究能力,近日,來自四川省阿壩州黑水縣的青少年,懷揣著高原的純凈理想與殷切期盼,踏上了一場跨越2000公里的“山海對話”——“走出阿壩看世界”浙江之行。從川西高原到東海之濱,從紅色圣地到現代都市,這場以“浙里阿壩石榴紅·同心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的研學活動,緊扣紅色教育、文化感知、情感交融與素養提升等多維目標,不僅為高原的孩子們打開了看世界的窗口,更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東西部教育協作的生動實踐。
跨越山海的文化對話啟幕:海寧 — 黑水非遺進校園活動正式啟動
黑水縣黨政考察團與海寧市黨政相關領導參加了兩地學校結對儀式等活動。隨著 “冰川潮信 山海共錦” 海寧— 黑水交往交流交融系列活動之非遺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在斜橋鎮中心小學報告廳盛大舉行,一場跨越 2000 公里的文化對話正式啟幕。當黑水雄渾壯闊的冰川文化與海寧靈動激昂的潮鄉文明相遇,兩地非遺傳承人攜帶著千年積淀的技藝與故事,在舞臺上綻放光彩,傳統與傳統的碰撞,瞬間點燃全場熱情。
儀式結束后,在斜橋鎮中心小學校長的陪同下,考察團一行漫步校園,深入了解斜橋小學的辦學特色。在藝術長廊前,考察團成員久久駐足,細細品味兩地學生精心創作的書畫和手工作品,每一件作品都如同一座橋梁,連接著千里之外的兩個地域,承載著兩地人民的深厚情誼。
在學校活動室,黑水與海寧兩地學生以互動交流、手工制作、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開展活動,共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當扎窩中心校六年級學生紅沙娜姆親手制作完成皮影后,直言十分有成就感,“這些非遺文化像一根紐帶,將各族小朋友的心連在了一起?!奔t沙娜姆表示,還要將這件作品帶回黑水留作紀念。
在海寧馬橋桐溪社區文化廣場的“冰川潮信 山海共錦”海寧—黑水交往交流交融系列活動開幕式上,來自黑水縣蘆花完全小學的孩子們用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驚艷全場,展現出高原文化的獨特韻味。“孩子們從服飾、妝容、道具到表演都十分亮眼,舞動的不僅是民族文化,更是高原與大海的對話。”桐溪社區黨委副書記凌章濤表示。
山海相約 共啟研學新程:浙江研學之旅正式啟航
在上海,參觀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活動為孩子們帶來深刻的思想洗禮。通過講解員生動的講述,革命先驅們冒著生命危險秘密集會的故事變得鮮活可觸。當看到13位中共一大代表年輕時的照片時,來自黑水的學生驚訝道:"沒想到他們和我們年紀相仿時就肩負起了救國重任。"展廳內泛黃的《新青年》雜志、手寫的會議記錄等文物,讓孩子們深刻理解了"開天辟地大事變"的歷史意義。
相較于如上海般國際化大都市的繁華景象,作為革命紅船起航地的嘉興則多了一份歷史的厚重感。走進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展柜中泛黃的《共產黨宣言》早期譯本,無聲地"述說"著共產黨人的信仰的來源;重走"一大"路時,孩子們深刻銘記:"紅船精神就是要在困難面前永不言棄";鹽官觀潮公園內,當"一線潮"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孩子們在為自然奇觀驚嘆的同時,更深刻理解了"弄潮兒向濤頭立"的拼搏精神;漫步南關廂歷史文化街區,在硤石燈彩前,孩子們在傳統匠人的指導下,親手編織出象征民族團結的蓮花燈。這種沉浸式學習使書本上的歷史變得可感可知,研學結束后,來自黑水的學生們紛紛表示"為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員感到無比自豪"。
作為一座文學底蘊深厚的江南名城,紹興以其獨特的人文氣質吸引著黑水中小學生沉醉其中。步入魯迅故里,在三味書屋前學生們激動地說:"原來'早'字是這樣刻出來的!"曾經在課本里遙不可及的文學場景躍然眼前,激發了孩子們對經典作品的閱讀熱情。在沈園陸游紀念館,兩地學生用普通話和藏語交替朗誦《示兒》,不同語言的碰撞讓愛國情懷產生強烈共鳴。柯巖風景區鑒湖泛舟時,黑水學子發現藏族山歌與越劇唱段可以巧妙融合創作新編曲目。這種文化互鑒不僅拓寬了審美視野,更讓藏族孩子領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兼容并蓄。
踏浪融冰終有時 山海研學譜新章 —— 浙江研學之旅圓滿收官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此次‘走出阿壩看世界’浙江之行,讓我們領略了詩畫浙江的獨特魅力?!焙谒h學生英寶西說道,這是他第一次來到浙江,這幾天他和同學去了不少地方,不僅開闊了眼界,學到了知識,還交到了很多朋友?!盎厝ズ螅乙堰@次研學交流活動的所見所聞、兩地青少年交往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講給家人、師長、同學們聽?!庇毼鞅硎?,他也熱情邀請浙江的小伙伴到黑水縣做客。
浙江海寧和四川黑水相距約2000公里,卻因東西協作緊緊相連,結下了深深的山海情緣。自2013年確立對口支援關系以來,兩地進行了深入合作,圍繞農文旅融合、農產品加工、教育等領域,雙方共同發力,統籌好各類資源,在“雙向奔赴”中形成了一批富有辨識度的合作成果。眼下,海寧和黑水兩地正在不斷創新方式方法,為兩地青少年交流提供共同發展平臺,使更多青少年能夠開眼界、啟思維、增見識、變觀念、共成長。
當黑水少年的藏袍衣角劃過海寧的夜空,當高原歌謠回蕩在錢塘江兩岸,這場研學之旅早已超越簡單的“走出去”。它是一粒種子,播撒在孩子們心中,終將長成連接東西部的參天大樹;它是一支火把,照亮了教育共富之路,讓“石榴籽”般的民族團結之花生生不息。接下來,海寧與黑水兩地青少年交流交往將持續下去,讓“冰川潮信 山海共錦”海寧—黑水交往交流交融成為浙江對口工作文化交流金名片,讓浙川兩地友誼跨越千山萬水,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為推動東西部協同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更多力量。(圖片由周厲授權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