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作是趙孟頫晚年時期用行書寫與 中峰和上的一封手札書信,是的一開始我也以為是中峰和尚,但字帖寫的是中峰大和上老師,不過通過資料查詢其實是對的。大和上也就是“大和尚”的意思,是用以稱年高有德的佛教僧人。
在趙孟頫的手札中有多次提到“中峰大和上老師”,猜測表達的是對這位高僧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趙孟頫在信中向中峰大和上老師問候并表達感激之情,得知老師身體安好,他深感欣慰。他提到老師計劃前往天目山進行普渡功德,這是他亡妻的心愿,他雖有責任完成,但具體日期尚未確定。
趙孟頫行書《還山帖》高清大圖
他還提及海印大師也有登山計劃,但不確定能否成行。趙孟頫感慨人生如夢,三十年的經歷仿佛一場幻夢,但他仍被幻象困擾,希望老師能助其消散。他正在抄寫《圓覺經》,擔心字跡不佳,但會按老師意愿完成。
最后,他提醒老師注意暑熱,保重身體。這封信展現了趙孟頫對師長的敬重、對亡妻的懷念、對佛教的虔誠以及對人生的深刻感悟,體現了他作為一個文人和佛教徒的內心世界。
趙孟頫此帖也稱《以中還山帖》又別名《自山上來帖》,是其67歲時所書,此時他已然“人書懼老”,書風達到了另一種高峰,該帖既法度嚴謹,又巧中求精,通篇風卷云舒,遒勁雋媚,神采飄逸。
此帖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之中,以紙本行書墨跡方開存世,全帖共約241字,字字有神采,筆筆可入帖。
它不僅是趙孟頫書法的代表作,也反映了他晚年的精神世界,是研究其書法藝術和思想情感的重要材料。通篇字的結構雖然看起來很規整,但又帶著點靈動,不會顯得死板。
*溫馨提示:上方推薦商品為趙孟頫手札冊,有不同的冊子不同的內容。其中包不包含以上所分享的《還山帖》需自已尋問客服哦!*
整篇字的布局也很自然,就像流水一樣,一氣呵成。墨色淡淡的,給人一種溫潤的感覺,沒有那種濃墨重彩的張揚。這幅字既有王羲之那種優雅的感覺,又有唐代書法家那種大氣的風格。
聲明: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往期好文】點擊下方藍色標題跳轉內容詳細頁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