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年春,蜀軍兵分兩路,諸葛亮親率主力,走祁山道,西出祁山。鎮東將軍趙云、揚武將軍鄧芝率偏師出箕谷,走褒斜道(斜谷),佯攻關中,牽制魏軍在關中的主力。
相對地勢較險的秦嶺古道,祁山一路的地勢沒那么險。從漢中向西出發,沿著嘉陵江谷地向西再走西漢水谷地,就能抵達上邽(今甘肅天水),而曹魏天水郡首府冀縣(今甘肅天水冀縣)在上邽以西。蜀軍若能控制天水郡的冀縣、上邽,就可斬斷魏國西臂,西圖涼州。諸葛亮的戰略,整體上是關起門來,拿下雍州的隴右四郡和涼州六郡。
曹魏那邊,聽聞蜀軍要北伐,第一時間駐軍于郿縣,守住褒斜道(斜谷)。曹操南征走的就是褒斜道,這條路當時比故道、子午道稍好一些。
諸葛亮抵達祁山下的祁山堡,曹魏雍州刺史郭淮和天水太守馬遵,正率軍在隴右巡視,此刻正在天水郡冀城與南安郡豲道之間的洛門。
郭淮聽聞騎哨的探報,并沒慌亂,而是立刻與馬遵向東退守,但過冀城不入,直接奔上邽??梢哉f上邽這個點,是整個戰場的核心點。
上邽是東漢永安郡首府,曹魏將永安郡更名為廣魏郡,首府為上邽以東二十余千米處的臨渭。上邽則劃入天水郡,但天水首府是冀城。上邽的政治地位下降了,但城池還在,地理戰略地位也沒有改變。上邽在渭水的支流藉河下游,魏軍守住上邽,蜀軍即便進入渭水,也要提防上邽守軍的反擊。
很快,諸葛亮的前軍就出現在上邽城下,但此處魏軍兵力雄厚,蜀軍毫無辦法。
諸葛亮親率大軍來到冀城,在城外遇到姜維來降。姜維是天水太守馬遵的參軍,他得知太守去了上邽,便與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率部來到上邽城下,大聲呼喚,希望太守跟他一起回冀城守城。
姜維或許是真心覺得太守應該守住冀城,但在馬遵看來,姜維不入城和自己并肩作戰,卻要他回冀城,這里面大概率有詐。自東漢以來,隴西各方勢力,對朝廷都是虛與委蛇,實際處于本地豪族自治狀態。而姜姓是冀城大姓,馬遵不信任姜維,是情理之中。
于是馬遵閉門不納,還罵姜維是叛徒。姜維只好返回冀城,沒想到各方勢力盤根錯節,馬超舊部在冀城影響力也不小,竟然閉城不許姜維部進入,打算投降蜀漢。
諸葛亮率軍來到冀城之下,姜維率先投降,隨后冀城也打開城門。
不久后,諸葛亮的先鋒郡抵達南安郡首府豲道,太守同樣不相信麾下人馬,事先率部東逃。豲道城門打開,投降蜀漢。隴山以西各郡,在東漢末年反復無常,馬騰、韓遂不知投降過多少次。因此諸葛亮雖拿下冀城和豲道,二城也隨時可能叛到曹魏一邊。
南安郡以西是隴西郡,隴西太守游楚倒是很直接,告訴諸葛亮,蜀軍只要能阻擋魏軍一個月,他便開城投降。
戰爭進行到此時,雍州隴山以西,諸葛亮只要拿下天水郡的上邽和廣魏郡首府臨渭,屆時隴西太守游楚大概率也會開城投降,那就全取雍州的隴右四郡,可徐徐而圖更西的涼州。
然而諸葛亮只是派兵佯攻上邽和臨渭,卻派出馬謖、高翔,率兩萬人馬,從冀城出發,走一段渭水,然后逆長離水(今葫蘆河)北上,再折向東來到重鎮略陽(今甘肅天水秦安縣隴城鎮)。
略陽是番須道與隴關道交匯點,戰略要地,兵家必爭之地。
馬謖和高翔計劃在略陽分兵,馬謖率軍一萬,屯兵略陽東北方向的街亭(今甘肅平涼莊浪縣韓店鎮),看守番須道;高翔往東南方向,屯兵列柳城,看守關隴道。
黃土高原從西往東分為三個主要部分:隴西高原、隴東高原、呂梁山脈,而隴山位于隴西高原和隴東高原之間,黃河“幾”字這一豎在隴東高原與呂梁山脈之間。廣義的隴山又稱六盤山,南北長三百多千米;狹義的隴山分為南北兩部分,以千河為界,北部的六盤山南北長二百多千米,南部的隴山長一百多千米。
六盤山-隴山以西至烏鞘嶺稱為隴西高原,大部分地區海拔在2000-3000米之間,六盤山-隴山以東至黃河稱為隴東高原,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黃河以東以呂梁山脈為主,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200-2000米之間。
隴山中的東西通道,主要就是番須道和關隴道,諸葛亮計劃利用這兩個通道阻擋魏國關中方向的援軍,然后逐步攻克郭淮等占據的上邽和臨渭。
番須道,主要連接隴山以西的略陽和以東的華亭。
圖-街亭
番須道在隴山以西的街亭分為兩條通道,一條是水洛南河-水洛河-葫蘆河;第二條是水洛南河以南的驛道-清水河-水洛河-葫蘆河,第二條路要經過略陽。番須道隴山以西的部分,關鍵節點正是街亭!
番須道在隴山以西也有兩條通道,一條從華亭往南到隴縣,進入關隴道,經千河入關中西部;第二條從華亭沿小河向東,進入涇河,便可向東南直達關中的長安。
圖-街亭古戰場1
關隴道,主要連接隴山以西的清水和以東的隴縣。
關隴道在隴山以西有兩條通道,一條通過南北走向的樊河-牛頭河,可進入渭河;而向西進入清水河,便可抵略陽,通過番須道入渭河。關隴道隴山以西的部分,關鍵節點正是列柳城!
關隴道在隴山以東,可沿自西北至東南的千河,進入渭河。
圖-街亭古戰場2
以上兩條通道,從局部看連接隴山東西,從全局看則是連接隴山東西兩側的渭河。
馬謖和高翔在略陽分兵后,蜀軍的騎哨帶來消息,魏軍前鋒已經抵達番須道,距街亭很近了。此時馬謖當機立斷,不再發兵街亭,而是在略陽就地布防。
街亭之戰有兩個街亭,一個是番須道上的戰略要地街亭(今甘肅平涼莊浪縣韓店鎮),馬謖并未抵達;一個是街亭古戰場(今甘肅天水秦安縣隴城鎮),即略陽的街亭之戰發生地。馬謖與張郃的大戰,并不在番須道上的街亭,但馬謖原本計劃屯兵街亭,此戰便稱為街亭之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