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又來了”?
● 5月23日,中國疾控中心發(fā)布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2025年4月1日-4月30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68507例,其中重癥病例340例、死亡病例9例(為基礎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疫情呈波動上升趨勢。
● 5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教授接受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采訪時表示,公眾不用恐慌,但也還要足夠重視,特別是65歲以上或有基礎病的高危人群,更應加強防護,一旦確診應及早用藥干預,避免進展成重癥。
● 5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fā)布溫馨提示:2025年5月需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 5月15日,歌手陳奕迅因身體突發(fā)不適,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無奈之下,他緊急中止了所有巡演行程,原定高雄站的三場演出全部延期。
● 5月8日,中國疾控中心發(fā)布了4月(3月31日-5月4日)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jiān)測情況顯示:門急診流感樣病例呼吸道樣本主要為新型冠狀病毒、鼻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本月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陽性率呈上升趨勢,南方省份檢測陽性率高于北方省份。
奇怪?為啥新冠又“卷土重來”?
有專家表示,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高峰沒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特征,而與人群抗體水平有關,本輪新冠小高峰距上一波高峰已近一年,很多人抗體水平“滑坡”了,這病毒就又“趁虛而入”。
身邊有得了的小伙伴來分享一下感受嗎?
大多數健康人來說,這輪新冠的癥狀相對輕,有點兒「像感冒」比如咽痛、發(fā)燒一兩天、身體疲乏,部分人還會咳嗽持續(xù)一周甚至更久。
那既然癥狀輕,我就當沒事兒人一樣,啥都不管行不行?
不行!不行!不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一方面,它可能會讓你體力恢復得慢吞吞的,拖累你很久。另一方面,要是你不注意,說不定就把病毒傳染給家里的老人、孩子或者慢性病人,那后果可就嚴重了!
以下3類高風險人群要注意防范:
◆ 60歲以上老人;
◆ 有基礎病(糖尿病、高血壓、慢阻肺、腫瘤等);
◆ 免疫力低下者(如腫瘤放化療期、器官移植患者)。
鐘南山提醒,一旦發(fā)現(xiàn)有新冠病毒感染的癥狀出現(xiàn),要及時進行檢測。
怎么檢測?
妮妮了解到,目前我市第一醫(yī)院、中山醫(yī)院、仙岳醫(yī)院、第二醫(yī)院、第五醫(yī)院、翔安醫(yī)院周邊的國藥控股藥店均有新冠抗原銷售,大家也可以通過線上平臺,如美團、餓了么等平臺搜索“新冠抗原”下單。
萬一出現(xiàn)癥狀,自己在家也能輕松檢測。
測出來有啥用?可不是光滿足你的好奇心!
鐘南山提醒:如果出現(xiàn)癥狀并確診了,一定不要拖延,特別是合并基礎疾病的65歲以上高危人群,48小時內及時用藥干預,可以明顯改善癥狀,迅速控制病情,降低病毒對身體的傷害,避免出現(xiàn)嚴重后果。
另外,患病的小伙伴們,記得戴好口罩,做好自我健康監(jiān)測,家里多通風,和健康家人“隔離開”,保護好咱們的親人和朋友!
歡迎來到醫(yī)食參考新媒體矩陣
2023年疫苗接種攻略
陽過了,該怎么打疫苗?最全接種指導手冊來了
撰寫| 廈門疾控
校稿| Gddra編審| Hide / Blue sea
編輯 設計| Alic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