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在我們看來都是多姿多彩、五顏六色的,但是這并不一定是物體真正的顏色,這只是光照射在物體上面,反射進了人類的眼睛里面,大腦再對這些反射光進行一些處理,這才讓你看到了五顏六色的光。
但這其中可能有一種顏色并不存在的,那就是紫色。
要想知道人類是從什么時候了解到光的顏色,就得從300年前說起。
當時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在一次偶然中看到光線穿過特制的玻璃時,分解成了不同顏色的光帶。通過之后的實驗,牛頓終于發現利用三棱鏡可以將光線分解成其中肉眼可見的顏色,證實了光并不是單一的透明的,而是由不同顏色的光波組合起來的,并且肉眼可見的光波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
現如今通過科學家們的努力,又發現了光除了七種顏色可見的光波還有紅外和紫外線兩只肉眼不可見的光波。
但是現在有種說法卻表示紫色并不存在,而要想弄明白這句話的真假,我們就要先了解人類究竟是如何分辨出顏色的。
人類究竟是如何分辨出顏色的?
在我們學習初中物理時,曾經學到過電磁波這一物理概念,它是具有特定振幅、頻率和相位的一種帶有能量的波,而光也是電磁波的一種,另外電磁波還有個屬性叫顏色,這是由于顏色并不是電磁波的客觀屬性,而是大腦對于反射進眼里的光的一種主觀判斷。
人的視網膜上有兩種負責感光的細胞,它們分別是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
視桿細胞在視網膜上分布眾多,數量有超過1億個,它們的主要功能是負責微光環境下對面前所見事物的反應。視錐細胞數量也有將近600多萬個,它們主要負責在強光環境下對周圍環境的感知,這其中就有對顏色的感知,而這600多萬的視錐細胞又可以把它們對于不同顏色的感知分為3大類,這三種波長較長的顏色就是紅綠藍三種顏色。
當不同波段的光進入眼睛時會引起不同視錐細胞的興奮,并且處在興奮中的細胞可以互相結合,比如黃色的光進入人眼時,就會同時刺激紅色和綠色的視錐細胞,這些刺激傳遞給大腦,大腦便記住了對應的刺激所見到的對應的光。
簡單來說,我們如今能看到的顏色之所以是五顏六色的,那是因為我們在長期進化演變的過程中,長出來這么些個可以分辨紅綠藍的視錐細胞,但是這樣的視錐細胞僅僅存在于人類和一些靈長類動物的眼睛里。
貓狗世界只有黑白
像狗和貓這一類的哺乳類的動物,他們的視錐細胞只有黑白兩種,因此在這些動物的眼中,世界其實是一種黑白色的,這感覺就會像我們以前從黑白電視機里面看節目一樣。而鳥類的感知顏色視錐細胞就有四種,所以鳥類感知的顏色會比人類多得多。
為什么又說紫色是不存在的呢?
首先,人類是無法通過看一眼就能區分所看到的光線是單色光還是混合光的。
視網膜上的視錐細胞只是對紅綠藍三種顏色最為敏感,但同時也能感受到其他顏色的光。以黃色光為例,如果你所看到的是黃色的單色光,那么視錐細胞就會向大腦反應所見的是黃色的光,但是如果看到的是紅色和綠色的混合光,那么你的視錐細胞也會向大腦反應看到的是黃色的光。
所以同一種人在大腦中反應出的顏色,可能是不同的光波,這就是物理學上的“同色異譜”。
你所看到的黃色不一定是單一的黃色,可能是紅綠兩種顏色的混合。但是紫色的單色光就要另當別論了,由于紫光處在光譜的邊緣。紫色單色光的波長是很狹長的,是不能被視錐細胞所接受反應給大腦的,就是說肉眼幾乎是看不到的。
所以說,沒有哪一種單獨的波長光是紫色,我們之所以能看到所謂的“紫色”,只是因為那是藍色和紅色的混合光。
簡單來說,當你看到生活中紫色的物體時,你所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紫色”,而是陽光中的藍色和紅色同時經過“紫色”的表面反射進了你的眼睛里面,從而形成的混合色。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紫色就是不存在的。
但是換個角度來說,我們如今所看到的顏色都是因為從小就被教育說什么顏色就是什么顏色,人類對于各種顏色的認知只是人類的大腦對于不同光波的反應罷了。如果世界上“色盲人數“占大多數的話,我們對于顏色的定義又會不一樣吧。
但也有可能,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還沒有進化出可以分辨紅綠藍三種顏色的視錐細胞時,人類對于顏色的認知可能也只是停留在黑白層面,隨著人類居住環境的變化,人類對于分辨顏色的需要,于是便開始慢慢進化出了分辨顏色的視錐細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