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附近有個長申超市,晚上八點之后鹵味打折,一份三十多塊錢會降價到二十多,克重大概在200到300克之間。
筆者有一次逛超市稱鹵味的過程中,發生了兩個小細節,一是鹵味區的工作人員打算先拌料再稱重;二是稱重后沒有打折,而是按照原價售賣。
針對第一個細節我們在發現的時候提出質疑,工作人員才選擇稱重之后拌料,第二個細節是稱重之后看了價簽,發現價格有問題,詢問之后才知道重新稱的鹵味原價售賣,打折僅限于已經包裝好打好價簽的鹵味。
這里存在兩處欺瞞消費者的行為,一個瞬時、顯性,一個長期、隱形。
1.對于鹵味拌料與鹵味,由于拌料中有醬油、醋、花生米等攤重的佐料,稱重之后必然是前者比后者重,但是價簽只針對于鹵味本身,經過計算,這個重量可能會在一次購買中虛高5-10塊錢;
2.對于重新稱重的鹵味不參與夜間打折,商家沒有明確的提示信息,如果消費者默認購買的鹵味是折后的,稱重后若不去關注價簽,就會一直默認所有鹵味在晚上八點之后打折售賣。
無形中客單價多賺10塊及以上,對于商家來說,鹵味確實是門好生意。
除了超市里的鹵味區,在筆者所在的城市,遍地開花的衢州鴨頭、曹氏鴨脖也給本就選擇不多的夜市增添了些屬于鹵味的煙火氣。
1. “新頭目”的號召力
“成精的辣椒,流汗的我”,
“吃的時候見太奶,吃完還想來一碗”。
被曝加入工業“辣椒精”的曹氏鴨脖非但沒有遭到抵制,反而增加了知名度,讓更多人想試一試,挑戰自己吃辣的邊界。
如果不是眾多吃播齊上陣,曹氏鴨脖還停留在“家附近一個不知名的小店”印象,幾十萬上百萬的播放量,讓曹氏鴨脖趕上了這波短視頻的流量。
辣到哭只是初印象,就像加多寶和王老吉的配料之爭,曹氏鴨脖背后的兩家主要公司到今天還在爭奪“全國第一家曹氏鴨脖“的頭銜。
成都團結曹氏鴨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簡稱“團結曹氏鴨脖”。據官網信息,“從2003年經營全國第一家熱鹵小攤開始,團結曹氏鴨脖改良傳統烹飪工藝……產品一經面世,就深受消費者喜愛,從小攤逐步走向公司系統化經營。”
湖南曹氏鴨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簡稱”蜀湘曹氏鴨脖“。據官網信息,“自2003年湖南長沙的第一家小店……目前曹氏鴨脖在全國已經擁有近2000家門店。”
更抽象的是兩家企業旗下“曹氏鴨脖”的商標。“團結曹氏鴨脖”是一只唐老鴨戴黃帽子,手里端著一盤辣椒,而“蜀湘曹氏鴨脖”唐老鴨戴橘色帽子,手里端著一盤炒菜,另外,“蜀湘曹氏鴨脖”還有一個商標是戴藍帽子的唐老鴨手里端著一盤鴨脖。
三家“曹氏鴨脖”的商標logo
三家“曹氏鴨脖”的商標logo
三家“曹氏鴨脖”的商標logo
“蜀湘曹氏鴨脖”出現兩個商標的原因主要是其中兩位“創始人”分別成立了兩家公司:湖南曹氏鴨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都蜀湘曹氏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兩家公司大股東及法人均不一樣,但是在“蜀湘曹氏鴨脖”官網,2024年由成都蜀湘曹氏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發起《致曹氏鴨脖合作伙伴的一封信》,提到“創始人”張禮華,則是湖南曹氏鴨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大股東兼法人,說明兩家公司有一定淵源,至少產品一致,不存在惡性競爭。[1]
這種商標、產品之爭在餐飲市場十分常見,只要不是掛羊頭賣狗肉,不論是“團結”還是“蜀湘”,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打出名聲,招引加盟商。
賺錢嘛,不寒磣。
“團結曹氏”在公眾號貼心的附上了加盟費以及回本周期,開店投資10萬元,預計4個月回本,回本周期看上去很樂觀,實際上也差不多,主要由于鹵味熟食具備高客單價和中上水平的毛利率,數據基本透明可信。
團結曹氏鴨脖公眾號
據“團結曹氏”官網信息,目前加盟門店數量已達到1700家,門店輻射全國,在很多省、 市地區都有團結曹氏鴨脖的身影。
而“蜀湘曹氏鴨脖”,據窄門餐眼數據,2025年5月在營門店3847家,覆蓋城市332個。這個數據已經超過了周黑鴨和煌上煌兩家上市公司2024年各自的門店數量。
這種富含“科技與狠活”,讓人吃后兩端冒火的鹵味產品,卻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呈現出“星星之火”的開店勢頭,甚至門店數量在熟食鹵味賽道悄悄逼近“三巨頭”。
2. “三巨頭”的后撤步
鹵味“三巨頭”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是2012-2017年間先后上市的三家鹵味企業,加上2022年上交所主板上市的紫燕食品,占據了鹵味在二級市場的全壁江山。
如今,絕味食品和紫燕食品的市值接近100億,周黑鴨和煌上煌則在50億附近徘徊。
但是最近兩年,這幾家頭部鹵味企業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四家上市公司部分財務數據[2]
2024年,絕味、周黑鴨和煌上煌營收與凈利潤均出現下滑,業績“雙降”的背后是鹵味熟食行業的“戴維斯雙殺”。
消費端,“三巨頭”代表的頭部鹵味價格高于行業均值,2024年絕味部分產品單價漲至48元/斤,而周黑鴨客單價長期維持在56-58元/斤。
高價格疊加偶爾出現的食品問題,消費者的嗅覺很靈敏,往往一次漲價就能讓消費者轉向其他可替代產品,菜市場的鹵味店,賣二十還搭送倆鵪鶉蛋,不比逐年漲價的絕味香?
原材料端,鴨副產品占絕味食品原材料采購金額的50%以上,采購價格受到養殖成本、鴨飼料價格的顯著影響。
2021到2023年,受飼料成本上漲(豆粕價格從3000元/噸漲至5600元/噸)及養殖產能受限,鴨產品價格只漲不降。[3]
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邏輯,豬肉價格的浮動會影響禽類產品的市場需求。
當豬肉價格上漲,消費者為控制消費成本,會減少豬肉購買,轉而增加對雞肉、鴨肉等禽類產品的消費,使禽類產品市場需求擴大。
同時,豬肉出欄量少會引發飼料需求擴大,導致飼料價格上升,而禽類養殖也需要大量飼料,飼料成本增加會壓縮養殖利潤,養殖戶為維持收益,會提高禽類產品價格。
短時間禽類產品可能會因為養殖戶擴大產能,導致市場供大于求而降價,但如果市場預期禽類產品價格將因豬肉價格上漲而上漲,養殖戶會壓欄惜售,減少市場供應,推動禽類產品價格上漲。
于是,豬肉價格上漲期間,鴨副價格暴漲,鴨脖的單價從12元/kg飆升至27元/kg,漲幅超過125%。
月入1萬,吃不起鴨脖,消費疲軟給企業帶來最直觀的影響就是閉店,2024年度,周黑鴨、煌上煌的門店數量為3031家和3660家,較2023年分別減少785家和837家。
絕味食品雖并未在2024年年報中披露門店數量,但根據其2024年半年報,其門店2024上半年便減少981家,且華創證券分析師在研報中預測其“2024年凈閉店數目或在2000家左右”。
根據Wind顯示,2024年上半年,絕味食品平均單店收入為16.9萬元/家(按照當期鮮貨收入/期初門店數量+期末門店數量*2計算),同比下降11%左右。[3]
故事還未結束,底部還遠遠不到。絕味食品2025年一季度業績繼續下滑,財報顯示,一季度絕味食品實現營收15.01億元,同比下降11.47%;實現凈利潤1.20億元,同比下降27.29%。
3. 大品牌還是小地攤
頭部企業擁有成熟的產業鏈,除此之外還可以運用各種金融手段來進行“錢生錢”的游戲,但對于地攤生意,鹵味市場天然的“接地氣”屬性是曹氏鴨脖等“新頭目”殺出重圍的關鍵。
市場的嗅覺首先體現在產品上。
大品牌要進行產品改革,靈活度不如小地攤。小地攤可以葷素搭配,素菜利潤高時多賣素,葷菜利潤高時多賣葷,靈活銷售,價格受多端影響小。大品牌往往是標準化的食品制造,同時價格容易受到供應鏈上中游等多端影響。
根據窄門餐眼數據,曹氏鴨脖的推薦菜品Top10中,素菜占據了九個席位(唯一葷菜當然是鴨脖了)。
據此能觀察出一個現象,過去鹵味產品主打的是葷菜作為休閑食品,素菜主要作為佐餐,但如今大量新鹵味店主打的產品變成了素菜,葷菜成為了順帶的附屬產品(這點也是紫燕食品能夠在市場“跌跌不休”的時候還能實現正增長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是人們追求健康的心理因素,另一方面,消費疲軟的市場里,想要吃點愉悅神經的重口味食品,消費者首要考慮的,還是價格。
蜀湘曹氏鴨脖等鹵味店的崛起,采用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如下圖,612家店選址鄉鎮,105家店選址學校,迎合的主要是那些想要嘴里有點滋味,但不能太貴的消費者需求,這就讓專做素菜鹵味的“小地攤”脫穎而出。
蜀湘曹氏鴨脖選址分布情況
但是大品牌在食品安全這方面,卻有一定優勢。尤其上市公司,但凡涉及食品安全問題,消費者維權帶來的整改相對來說速度更快,力度更大,如果引發輿情,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就不是簡單的關店整改了,還會導致股價波動等一系列問題。
而小地攤的食品安全問題幾乎全憑商家良心,機動式的攤位靈活性讓消費者維權受阻,地攤吸引熟客,但同樣也是熟客容易被宰,就像文章開頭筆者的親身經歷,促銷活動是因為無法隔夜,而往往是回頭客容易被二次欺瞞。
結語
食物總能成為一個時代的注解。
九十年代初期到新世紀,解饞又解餓的康師傅方便面很快橫掃中國鐵路。
容易沖泡,味道鮮明,價格親民,康師傅方便面幾乎是當時農民工搭乘火車的標配,人民干勁十足,一碗紅燒牛肉面成為那個時代緩沖生理疲憊的最佳選擇,同時也是大陸經濟開放和臺商投資活躍的象征。
還是九十年代,東北下崗潮讓“雞架”成為一個文化符號。
廉價的成本讓收入驟降的家庭獲得新的生計方式,也讓買不起肉類產品的消費者在咂摸雞骨頭的過程中獲得片刻歡愉,工廠夜市的“雞架配老雪”,重構了本地的小吃格局,哪怕生活貧瘠但也有滋有味。
從蒸汽轟鳴的綠皮車廂到蕭瑟工廠外的煙火攤點,食物的溫度始終是歷史最鮮活的佐證。
時代或許會褪色,但那些吞咽時的饑餓、咀嚼時的困頓、消化后又重新生長的渴望,永遠在煙火氣里生生不息。
參考資料:
[1]“蜀湘曹氏鴨脖”官網
[2]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紫燕食品2024年財務報告
[3]快消品區域操盤 市值蒸發近500億,鹵味一哥,困境已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