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多地發布霜凍藍色預警,玉米剛出苗就遇考驗。
“春脖短,凍斷膽”,今年立夏后氣溫反降讓農戶犯難。清晨葉片掛白霜,輕則減產重則重播,誰不心急?
黑龍江老張蹲在地頭直嘆氣:“地膜蓋晚了,苗稈看著都發蔫。”傳統法子是熏煙增溫,可現在禁燒令嚴,老辦法難施展。
農技站小王騎車進村:“趕緊用秸稈碎覆蓋,比地膜保溫還透氣!”南方同期也不消停,華南臺風帶正醞釀,菜地排水渠得挖深。
“臺風來前砍老葉,讓植株少招風”,廣東阿婆的土辦法有道理。但專家說還得加固支架,尤其番茄黃瓜這些爬藤作物。華北小麥拔節期碰上限水,葉片卷曲讓老李直撓頭。
“澆小水配腐殖酸”,鎮上農資店老板邊開票邊叮囑。有人嫌傳統經驗過時,可河南大爺用草木灰防蚜蟲,效果真不賴。
科學種田不是全盤否定老法子,關鍵看啥時候用、咋搭配。我個人覺得,天氣預報得盯著,地里的活兒更得盯著。
就像內蒙古牧民看云識天氣,再結合手機預警,雙保險才穩當。去年吉林那波霜凍,提前噴了防凍液的地塊,苗成活率高兩成。數據擺在這,該信老經驗還是信新技術?
其實兩者能互補。現在最要緊的是,東北農戶趕緊趁中午補噴葉面肥。
華南菜農明天必須清溝渠,別等臺風來了手忙腳亂。
華北麥田得分片看,弱苗多的地塊要早追肥。
村里的種糧大戶老周已經行動,他的無人機正在田頭飛防。“等靠要沒用,天氣不等人”,這是他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有人擔心成本高,可算算減產損失,提前投入更劃算。
鄉鎮農技員這幾天最忙,挨個村子做指導,電話都打爆了。您要是拿不準主意,趕緊去村委會問問,他們有應對方案。記住,農時不等人,天氣多變幻,咱得主動搶時間。
就像那句老話說的:“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半點馬虎不得。
接下來幾天是關鍵期,該蓋的蓋、該灌的灌、該補的補。您家的地啥情況?
有沒有做好應對準備?
來評論區說說。
關注我們,每天分享實用農事技巧,幫您應對各種天氣挑戰。只要咱心里有譜、手里有招,再難的天氣也能保住收成。
趕緊動起來,別讓天氣耽誤了咱的收成,這才是硬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