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安徽的天像漏了底。
22日11時到23日8時,全省大部地區下了暴雨。1218個站點降水量超過50毫米,162個站點超100毫米。潁州區和平公園更是達到243.
3毫米,雨大得像盆潑。同時還有95個站點出現8級以上陣風,19個站點9級以上。東至洋湖陣風達25.
8米/秒,10級大風呼呼地刮。這樣的極端天氣,正是小麥灌漿關鍵期遇上了。田里的積水讓麥穗沉甸甸的,倒伏風險可不小。
大棚種植戶更是揪心,塑料布被大風吹得嘩嘩響。
皖南的茶園剛冒新芽,暴雨一沖怕傷了根系。淮北的玉米地剛出苗,積水不退怕要爛根了。老輩人常說“小滿不滿,芒種不管”,眼下正是搶農時的時候。
有的農戶趕緊去田里開溝排水,這土辦法還是管用的。
但光靠人工排水不夠,得用抽水機加快速度。大棚戶忙著加固支架,多綁幾道繩子心里踏實。
農技站這兩天電話響個不停,農戶們都在問補救辦法。
我個人覺得,這時候得把科學辦法和老經驗結合起來。天晴后要趕緊給作物補肥,葉面肥見效快些。倒伏的小麥別著急扶,自然恢復反而少傷根。
未來24小時全省陰天轉多云,沿淮淮河以南還有陣雨。
這意味著還有短暫的窗口期,得抓住時間搶活。
皖南地區要重點防積水,茶園菜地都要清溝。淮北地區留意土壤墑情,別讓積水影響后續播種。
有農戶擔心現在補救晚不晚,其實早行動就有希望。
去年宿州有個村子,暴雨后及時排水補肥,產量沒減多少。
數據擺在那,及時應對和拖延處理,結果大不一樣。
不過也有讓人犯難的地方,比如補種的種子夠不夠。村里的合作社該發揮作用了,統一調配物資更高效。
天氣多變,咱農民靠天吃飯,更要學會跟天較勁。
老辦法是寶,但也要聽聽農技員的新點子。接下來這幾天很關鍵,該排水的趕緊排,該加固的別拖延。拿不準的就打電話問農技站,他們有專業法子。
這場暴雨大風給咱提了個醒,農事跟著天氣走,一點不能錯。
我始終相信,只要咱肯下功夫,天災面前也能保住收成。最后再啰嗦一句,現在就去田里看看,別等天晴了才后悔。有問題咱一起商量,辦法總比困難多,對吧?
關注我們,后續還有更多實用農技知識分享。記住,農時不等人,咱抓緊干起來才有盼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