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名:曹天度九層千佛石塔塔剎
尺寸:通高約57厘米,長寬約15厘米
時代: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66年)
藏寶地:朔州市朔城區馬邑博物館
講述者:王錦春
一方雕刻著須彌海浪與十二坐佛的石塔塔剎,靜靜肅立在博物館的展柜里,風沙模糊了塔剎上佛陀的面龐,但抹不去他們眼中的期盼——這座穿越1500年的塔剎,承載著一段跨越海峽的守望:它的“身軀”此刻佇立于臺北歷史博物館,塔身上千余尊佛像,無聲似訴,閃耀慈光……這座北魏曹天度九層千佛石塔,正以分離的姿態,訴說著切不斷的文明根脈和血肉相連。
北魏曹天度九層千佛石塔塔剎,不僅是朔州市朔城區馬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更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鮮活見證。讓我們透過該館講解員王錦春的講述,追述這座石塔的前世今生。
▲北魏 曹天度九層千佛石塔塔剎
中國石雕藝術高峰的時代見證
公元398年,北魏開國之君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這時佛教成為國教,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人人信仰,得以空前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曹天度九層千佛石塔誕生了。它是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66年)宮內小臣曹天度為祭奠他去世的父親和兒子建造的。” 王錦春說,此時正值北魏佛教藝術甚至中國石雕藝術最高峰時代,這件陳列于馬邑博物館的塔剎就是這段輝煌歷史的見證。
公元466年5月,親人相繼離世讓曹天度悲痛萬分,他決定頃其全部家當雕造一座石塔,祭奠已經離世的父親穎寧和兒子玄明。經過三年的精心雕琢,這座通高202.6厘米,由塔剎、塔身、塔基組成的石塔終于完工。由于歷史原因,現石塔身首分離,塔剎為馬邑博物館鎮館之寶,而遠在臺北歷史博物館的塔身和塔基,也是該館5萬件文物藏品中當之無愧的國寶級珍品。
王錦春介紹,塔剎也稱塔頂,千佛石塔塔頂通高約57厘米,長寬約15厘米。除下端榫頭外(長約7.5厘米),寶塔塔頂由塔座、覆缽、相輪三部分組成。
塔座又稱須彌山座。須彌山座呈六層重環,象征風輪、水輪、及金輪的六匝圓輪。其上飾以海波紋飾,象征佛教宇宙觀中“九山八海”。在歷代各塔中對須彌山之表現均以山或金剛座的手法出之,而本件則以大海表現,海波曲線靈動,洶涌澎湃,造型優美,堪稱北魏石雕藝術的創新之舉。
海浪之上四面起作木造式屋宇佛龕各一,每龕刻以釋迦及多寶二佛并坐,是當時北魏政權“二皇”或“二圣”的寫照。四角以高浮雕手法刻有坐佛各1尊。合計坐佛12尊。塔座象征“帝釋玉宇”,既展現天界之華美,又暗含護世之宏愿。
覆缽之四角均刻以蕉葉,蕉葉間四面各有雙手合十之童子,使用蕉葉護持的造型是中國塔最優美的特色之一。覆缽上有連珠紋及旋紋裝飾。連珠紋源自波斯,西域意味很濃,展現了北魏時期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覆缽上的相輪呈直角平切造型,簡潔有力。相輪呈九層,代表佛教“九重天”的宇宙觀,每一層相輪都如一道法界階梯,引導眾生由凡入圣,最終抵達覺悟的彼岸。
塔剎整體風格“上簡下密”,上部剛健挺拔,下部繁復靈動,形成鮮明的視覺對比,恰如佛教所追求的“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的修行次第。
九層千佛石塔期待“合璧”
曹天度九層千佛石塔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全塔共雕刻佛像1382尊,是目前我國現存最早以獨立個件雕刻佛像最多的成品,也是中印佛塔風格的完美融合,將中國的重樓建筑(塔身)與印度塔剎巧妙地結合起來,正式樹立了“中國塔式”的新典范,對于研究我國早期的佛教和造塔史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千佛石塔與大同云岡石窟雕鑿于同一時期,由同一批匠人采用同一種細砂巖材質歷時三年完工,其風華絕代的氣質驚艷了世人,成為華夏大地的稀世珍寶。”馬邑博物館館長苗婧婧介紹,千佛石塔最初存放于云岡石窟的“曇曜五窟”,遼金時期輾轉運到朔城區,存放于崇福寺彌陀殿。然而在上世紀30年代,千佛石塔卻開始了一段坎坷的顛沛流離之路。
1937年9月28日,日軍攻陷朔縣城,搜集朔州及周邊地區的歷史文物和藝術品。崇福寺精美絕倫的九層千佛石塔,成為他們的目標之一。一年后,日軍派重兵前來掠奪,在搬運裝箱時,本地愛國人士丁克成冒著生命危險將體積偏小的塔剎隱藏起來,于1953年獻于崇福寺文管所保存至今。而塔身和塔基則被運往天津,后轉海運,運到日本東京,展出于東京帝室博物館。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日本投降,按照國際慣例,中國開始追討戰時被搶文物。文物追討工作前后兩個階段歷時好幾年,最終在聯合國的監督下,日本將一些公開搶掠的文物,先后分6批歸還中國,共計105箱1497件。九層千佛石塔是日本戰敗歸還的第二批文物中的其中一件。1956年,九層千佛石塔塔身以登錄號7032號編入臺北歷史博物館,至今仍存放于該館。
時光飛逝,歲月流轉,這座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千佛石塔,至今身首分離,佇立在海峽兩岸。它的離散,不僅是一件珍貴文物的遺憾,更牽動著無數中華兒女的心。 “讓九層千佛石塔身首合璧,已成為海峽兩岸的共同心愿。” 苗婧婧說,“我們期待合璧的那一天!”。
▲朔州市朔城區馬邑博物館外景
圖源:朔州市朔城區馬邑博物館
審核|呂國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