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剛到,陜西眉縣的葡萄園和獼猴桃園就炸開了鍋——信使花提前半個月綻放,高溫催著花期撞了車!許悠農盯著5月3日就冒頭的葡萄信使花直嘆氣,前年5月17日、去年5月15日,今年竟提早了十多天。
四月底的罕見高溫,把39.9℃的熱浪砸進果園,催得花朵慌慌張張全冒了頭,活計一下子壓得人喘不過氣。“以前是人排活,現在是活催人!
”他的獼猴桃也跟著提早開花,和葡萄花期撞個滿懷,急得滿世界找雇工。周邊果園全在搶人,云南女工開價漲到每天240元,貴也得咬牙請,花期不等人,錯過就是一年收成打水漂。
眉縣這地方,漫山遍野都是獼猴桃架子,全國每倆陜西獼猴桃,就有一個產自這兒,年景好壞牽連著多少人家。
可今年天氣太瘋魔,高溫催花早,緊接著干旱、大風、沙塵全來湊熱鬧,好多果園都出現了“搖鈴鐺”——花蕾干枯掛樹上,看著就讓人心疼。齊鎮的老高種了40畝徐香獼猴桃,樹勢本就不旺,找不來足夠工人授粉,好多花就這么干巴巴掉了,今年鐵定要賠錢。紅陽獼猴桃倒是躲過高溫,可老高家種得少,客商看不上,好品種也難解心頭愁,多樣化種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云南女工像候鳥一樣趕來修花整穗,每天從早5點半干到晚10點多,腳踝腫得穿不進鞋,中暑暈倒也硬扛著,就為搶那幾天關鍵期。修穗是個精細活,得剪掉副穗、留好花蕾,還得蘸赤霉酸保坐果,手快的一天能修千穗,可本地女工熟練度跟不上,急壞了果農。許悠農不敢催工,怕她們心浮氣躁影響修果質量,更怕中暑出意外,可花期緊迫,心里那根弦繃得比葡萄藤還緊。
石頭河水庫快見底了,灌渠斷水,村民只能靠井水灌溉,沒井的就互相幫襯,大旱之年,鄰里互助成了重要依仗。
小麥也遭了殃,河灘地的麥子旗葉枯黃,早衰嚴重,種糧大戶直搖頭,澆水成本高,補貼又有限,種糧效益低得讓人心寒。北塬灌區的小麥還算幸運,有灌渠保水,雖說長得矮點,穗粒還算飽滿,可沒水澆的梯田麥子,只能眼睜睜看著旱死。
“糧食種越多越窮”這話在旱年格外刺耳,果樹畝產值上萬,麥子才千把塊,投入產出比懸殊,讓農民犯了難。面對異常天氣,傳統經驗還得結合科學辦法:提前關注天氣預報,摸清園子小氣候,合理安排用工,別等災害來了抓瞎。我瞅著今年這氣候,老把式的經驗得跟著天變——提前備好抗旱設備、留足雇工聯系方式,比臨時抱佛腳強百倍。
現在當務之急,趕緊檢查自家果樹花穗發育情況,該修的修、該補肥的補肥,別等減產了才后悔。要是水源緊張,趕緊看看能不能和村里協調打井,或者聯系政府水利部門求助,早行動一天,就多份收成保障。最讓人懸心的是,后面果實膨大期說不定還有暴雨等著,現在就得想想怎么加固架子、挖好排水溝,別讓旱澇交替打個措手不及。
農時不等人,天氣再反常,咱也得見招拆招——多留意本地農技站的指導,和周邊鄉親多交流,辦法總比困難多。這場高溫給咱提了個醒:氣候變化面前,咱得更靈活,該調整種植結構就調整,該學新技術別嫌麻煩,不然年年跟著天氣屁股跑。最后說句實在話,現在趕緊動起來,把修花整穗、人工授粉的活計排上日程,聯系可靠的雇工,儲備好農資,才是正經事。
至于后面的天氣到底啥樣,咱一邊防著一邊盼著,但眼前的活計可不能耽誤,莊稼人過日子,就得腳踏實地搶農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