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 29日廣東自北向南有大暴雨,正撞早稻插秧關鍵期。粵西剛經歷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大暴雨,部分農田已積水。茂名高州荷塘鎮、湛江麻章東簡街道等多地雨量超百毫米,秧苗遭浸泡。
眼下早稻正忙著插播,這雨要是接著下,田里積水排不出可咋整?
老輩人都說“晴天插秧苗,雨天防澇早”,排水渠疏通最緊要。
可這次預報說局地有8級短時大風,秧苗倒伏風險比往常高。珠三角種大棚蔬菜的農戶更得留神,棚架得提前加固,別讓大風掀了頂。
粵西地勢低的田塊,趕緊挖深排水溝,抽水機趁早檢修,別等雨來了抓瞎。有人覺得按老經驗堆點草木灰就行,可連續暴雨下,光靠這個不夠。農技站去年說過,暴雨前給秧苗補點磷鉀肥,抗澇能力能提一提。
家里有地膜的,低洼地塊可以提前覆蓋周邊,減少雨水直接沖刷根部。
這次暴雨范圍廣,粵北山區得防山洪,田里排水和坡地加固要同步做。
記得2019年那場暴雨,沒提前排水的地塊,秧苗爛了近三成,損失不小。現在氣象預警提前好幾天就有,咱得把老辦法和天氣預報結合著用。
我個人覺得,村里可以組織年輕勞力幫著排水,尤其孤寡老人家里別落下。有人可能犯難,這么多準備從哪兒下手?先查自家田里排水口堵沒堵。
蔬菜大棚的通風口要調低,薄膜邊緣用沙袋壓牢,別信“臺風才要加固”的老說法。早稻秧苗要是已經插了,雨后來回巡視,發現歪了及時扶,補點生根劑穩根。粵西種荔枝的農戶注意,暴雨后得趕緊搖樹排水,不然花穗積水易爛果。
以前總覺得“靠天吃飯”沒辦法,現在看提前準備能少遭不少罪。這場雨對剛出苗的玉米也不利,行間淺耕松土能增強透氣性,減少爛根。
鄉鎮農技站電話這兩天肯定忙,拿不準的趕緊問,他們有現成的防澇方案。村里要是有烘干設備,提前聯系好,萬一收曬的糧食受潮能及時處理。
土辦法里藏著老把式的智慧,可有些細節還得跟著科學調。比如以前用稻草加固棚架,現在換成鋼絲更耐用,成本也沒高多少。天氣預報說25 - 27日先有分散陣雨,這兩天正好是準備的空當。
別等暴雨來了才著急,現在去田里走一圈,哪兒要加固哪兒要清溝,心里有數。
我看見不少農戶已經在拉抽水管道了,這勁頭對,早動手就少被動。這次暴雨還可能帶雷電,大棚附近的電線桿檢查一下,別讓漏電影響設備。
水稻種子儲備足的農戶還好,要是苗床遭了災,補種得趁早聯系種子站。
想起去年鄰居大叔,暴雨前沒管排水,后來花兩倍工夫搶救,收成還是降了。防澇這事,說難不難,關鍵在“早”字,多跑幾趟田比啥都強。蔬菜地里的竹竿支架再加固一遍,尤其番茄、黃瓜這些攀援作物,經不起風吹。
粵北種煙葉的鄉親注意,暴雨后及時培土,別讓根部積水導致病害蔓延。有人擔心連續陰雨影響光照,其實雨間歇期可以人工補點葉面肥,救急管用。
鄉鎮上的農資店這幾天該備貨了,排水泵、塑料布、生根劑這些肯定好賣。咱農民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天氣越折騰,咱越得把應對辦法攢扎實。這次暴雨是挑戰,也是個檢驗,看看自家的防澇措施哪兒還能改進。
老話說“有備無患”,現在流點汗準備,回頭收成就少流淚。最后再提醒:28日前務必完成排水渠清理、棚架加固、物資儲備這三件大事。
拿不準的地方,找村里種了幾十年地的老把式問問,他們有實戰經驗。
天氣不等人,田里的活兒更等不得,早準備半分,收成就穩三分。趕緊動起來吧,咱莊稼人不怕雨,就怕沒準備讓雨打亂了節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