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寫著玩,好玩則是第一要素,其并不承擔(dān)諸多的功能,比如教育功能,比如宣傳功能,其一旦承擔(dān)這些功能,就不純粹了,就是違心的,是明知道結(jié)果是什么,還在刻意為之的過程,也就不可能成為杰出的作品。
但作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往往會代入太多自己的情感因素,按照自己的想法在閱讀,這就形成了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效果,而這也是好的,因為每個人的腦子是千差萬別,如果對一作品,一萬個人得出一個結(jié)論,那注定是出問題了。
小說《滄浪之水》寫得精妙,但并未涉及一個內(nèi)容:反腐。從頭到尾,沒有一個被調(diào)查的人物,從頭到尾也沒有一個涉嫌被帶走的,這似乎并不符合現(xiàn)實的邏輯,在現(xiàn)實的邏輯里,體制內(nèi),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情況,總會有這樣那樣被帶走的經(jīng)歷,這樣的經(jīng)歷印刻在每個人的心中,才是頗有意思的存在形式。
作為小說一種,可以肆意展開聯(lián)想。假如,跟你天天在一起的一個人,突然之間就消失了。到底想些什么呢?小說并沒有在給出一個答案,只是當(dāng)人們觀看新聞的時刻,似乎有這樣的感觸,最為有意思的不是別的,而是當(dāng)場被帶走的,而這個當(dāng)場還是在廉政教育的現(xiàn)場被帶走的。
也就是說,他還在講著廉政教育呢,自己卻被帶走了,這是不是一出賊喊捉賊的把戲呢?這樣的把戲,是不是只有臉皮足夠厚的人才能做到呢?肯定。因為違心的事,他已經(jīng)做絕了,已經(jīng)不覺得是一回事了,謊言說了一百遍自己也覺得是真理了嘛!
那么問題也來了,小說到底要不要動輒就涉及反腐呢?我倒是覺得沒有必要,反腐就反腐,不反腐就不反腐,涉及與否,全靠作者自己把握唄。因為涉及到反腐這個話題,其往往并不太好把握,領(lǐng)導(dǎo)進(jìn)去了,咋看呢?出來了,咋看呢?這都是一個頗為深思的話題。
雖然《滄浪之水》沒有涉及這樣的話題,雖然《滄浪之水》輕松地繞過了這樣的話題,這部小說依舊是值得反復(fù)去閱讀的,有的人評價其涉及到的內(nèi)容太多。其實小說閱讀多了就知道,小說的精髓就在于四個字:假得很真。
假得很真。如何解釋?就是說,這故事本身就是假的,但是假得卻很真,就像那些古典的作品一樣,你明明知道是個故事,是編造的,但是就是覺得其真的很,于是乎,消滅了真實和虛假的界限,這才是需要小說作者去把握的。
如果僅僅是復(fù)述現(xiàn)實,即將真實發(fā)生的事情復(fù)印出來的話,這樣的寫作絕非小說一種,而是一種記錄,最多算是日記本的形式吧。小說就是要有胡編亂造的能力,這個胡編亂造之后還要讓人覺得如此真實。
小說如果僅僅是寫主要情節(jié)的話,看上去就很假,因為生活本身就是多元的,瑣事很多,雜事很多,將這些所有的瑣事和雜事有機地串聯(lián)起來,才演繹成為一篇絕佳的小說。
從某種意義上看,《滄浪之水》涉及到方方面面,大事小事俱在,而這恰恰是小說寫作者的能力,雖然沒有涉及到反腐,也并不影響作品本身的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