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中組部等8部委《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方案》的部署要求,東莞市5所學校與貴州省內8所優質學校緊密“組團”,精心選派32名教育人才(其中東莞12名,省、市20名),跨越山海,對口幫扶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這2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4所學校。在莞銅兩地黨委、政府的統籌推動下,幫扶工作聚焦“‘四個全面’提升”目標,大力實施“三大工程”,如今已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奏響了教育幫扶助力鄉村振興的激昂樂章。
三高組團式幫扶教師劉再彪校長組織師徒結對儀式活動。
強化機制建設,構建高效幫扶體系
四級聯動機制。一是成立市、縣兩級領導小組,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學校參與”四級聯動體系。二是制定“需求+任務+責任”三張清單,明確管理、教學、隊伍、育人四大攻堅路徑。
精準對接平臺。一是簽訂教育協作協議15份,形成“東莞支援校+銅仁受援?!苯Y對矩陣。二是2022年來松桃、沿河兩縣承接了東莞市管理團隊4個、骨干教師19名,召開協調會32次,落實“一縣兩?!比采w。
資金保障與績效管理。一是累計獲得國家投入配套資金9051萬元,重點用于“組團式”幫扶普通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改善(8771萬元)、少數民族教育(200萬元)和“組團式”幫扶高(中)職學校教師培訓(80萬元)。二是建立專項資金績效評估機制,確?!拜斞煅⑴e”。
聚焦重點領域,實現多維突破
強基結對,質效雙升。2022年來,一是累計投入5795.1萬元完成松桃苗族自治縣中等職業學校等4所粵黔示范?;A設施建設,同時帶動東莞市55所優質學校與銅仁市其他區(縣)53所中小學結對。二是高考成績顯著提升,松桃苗族自治縣第三高級中學(非省級示范性高中)本科上線率從2022年的27.56%增至2024年的47.88%,增長了20.32個百分點;沿河民族中學本科上線率從2022年的61.94%增至2024年的79.59%,增長了17.56個百分點,實現“薄弱?!毕颉皾摿π!笨缭健?/p>
幫扶團隊組織松桃職校教師聽取東莞市線上公開課。
職教協作,成效顯著。松桃、沿河兩縣“組團式”幫扶受援中職校在莞銅兩市及當地教育部門的指導下,堅持“專業共通、優勢互補”原則,一是組建莞銅“專業群發展聯盟”,建成“技能人才孵化基地”1個。二是積極對接產業需求,先后優化了《電子商務》《汽車運用與維修》《苗繡》《機電一體化》等16個專業課程,專業與產業匹配度達100%。三是與東莞企業共建校企合作項目26個、校校合作項目7個、“訂單班”5個,輸送技能人才247人。四是畢業生就業率大幅提升,松桃苗族自治縣中職校達97.4%,較2022年提升9.18個百分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職校達91.46%,較2022年同比提升23.55個百分點。
師資培育,量質雙升。一是借力東莞市“名師名校長工作室”“云端教研平臺”,松桃、沿河兩縣共承辦“東莞名師名校長銅仁行”送培送教8批次、開展教研活動162場次,組織外出考察培訓44期,覆蓋教師6660人次。二是“組團式”幫扶學校聯動創建名師工作室35個,協同攻關省市級課題115項。三是構建“跟崗實訓+競賽淬煉”成長體系,銅仁市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師省級競賽獲獎人數顯著增長,松桃苗族自治縣從2022年的32人增長至70人;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從2022年的1人增長至6人。
第三高級中學“組團式”幫扶教師開展示范課活動。
雙線育才,本土深耕?!敖M團式”幫扶學校一是實施“引智入縣+送教出山”雙線工程,邀請東莞教育專家來銅培訓324人次,選派本地397名教師(含校長)赴東莞跟崗研修。二是創新實施“青藍結對+雙師培養”培育模式,共培養本土骨干147名、“雙師型”教師114名。三是通過“教學科研雙輪驅動+實踐創新平臺賦能”,本地教師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獎項3項。
銅仁市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已實現從“輸血供能”向“造血興校”的階段性轉變。下一步,將堅持“‘四個全面’提升”目標,深化東西部協作,推動教育幫扶從“單向輸血”到“雙向賦能”升級,為鄉村振興和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楊旭、劉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