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艇在南千島群島爭議海域未預警實彈射擊,發射66發子彈。消息經塔斯社報道引發關注,而此前5月20日,日本剛在沖繩附近扣押中國臺灣漁船,接連挑釁中俄的舉動背后暗流涌動。日俄爭議核心圍繞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展開。二戰結束后,該群島由蘇聯實際控制,俄羅斯繼承主權后,日俄因領土爭端至今未簽署和平條約。根據俄羅斯官方立場,南千島群島歸屬是二戰結果的法律定論,俄方多次強調“不存在領土爭議”。
日本雖主張主權,卻在歷史談判中錯失關鍵機會——上世紀70年代,蘇聯曾提出若日本促使駐日美軍撤離,可討論部分島嶼歸還問題,但日方因依賴美國軍事保護而拒絕。如今日本在俄烏沖突中跟隨美歐對俄制裁,導致俄日和平條約談判中止,兩國關系持續惡化。此次日本巡邏艇在爭議海域的激進行動充滿挑釁性。據日本《讀賣新聞》披露,行動持續53分鐘,使用13毫米機槍密集射擊,且未按國際慣例提前發布航行警告。盡管日本海上保安廳事后承認操作失誤,稱將加強人員培訓,但行動時機敏感——恰逢俄羅斯宣布邀請中國官員于9月赴占守島參加二戰勝利紀念活動。
石破茂(資料圖)
占守島是蘇軍擊潰日本關東軍的重要戰場,俄方選擇在此建紀念館,既為銘記歷史,也暗含對二戰后國際秩序的重申。日本此舉被解讀為對中俄互動的回應,試圖通過軍事動作宣示存在感。日本近期一系列行為背后存在多重動機。從國內政治看,首相石破茂面臨嚴峻經濟壓力。其在國會坦言,日本債務水平已超希臘,經濟增長乏力、通脹高企與人口老齡化問題疊加,使政府支持率承壓。通過炒作領土議題轉移國內矛盾,成為其慣用手段。
日本《國家安全戰略調整綱要》已提出強化北方島嶼軍事部署,計劃未來兩年升級相關設施并增加巡邏頻次,此次射擊或為既定政策的具體實施。在外交層面,日本試圖向美歐展示“強硬立場”以換取支持。當前美日正就關稅問題談判,美國要求日本將關稅降至零并擴大農產品采購,日方則試圖以持有美債為籌碼博弈。在歐美對俄實施多輪制裁的背景下,日本通過對華對俄強硬行為,鞏固其在西方陣營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近期啟動“金穹”空基導彈攔截系統,明確針對中俄,日美軍事協作的強化為日本挑釁提供了錯誤信號。
南千島群島(資料圖)
然而,日本的冒險舉動存在巨大風險。從地緣格局看,中俄是日本搬不走的鄰居。中國長期穩居日本第一大貿易伙伴,2024年雙邊貿易額超3000億美元,日本經濟對中國市場依賴度顯著;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軍事存在直接威懾日本,其在擇捉島、國后島部署的雷達站與導彈系統,可實時監控區域動態。若日本持續激化矛盾,俄方可能采取多重反制措施,包括限制能源合作、收緊漁業協議,或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在遠東的戰略協作。
對于俄羅斯邀請中國參與紀念活動,中國外交部已明確表態,南千島群島問題是日俄雙邊事務,中方支持雙方通過對話妥善解決,同時強調應尊重二戰勝利成果。這一立場既符合中國一貫奉行的中立外交原則,也體現了對歷史正義的維護。中方是否接受邀請仍在審慎考量中,但中俄在遠東地區的合作趨勢已引發日本擔憂——從薩哈林天然氣項目到漁業開發,兩國互動正不斷深化,日本若試圖以對抗手段介入,無異于以卵擊石。
普京(資料圖)
歷史經驗多次證明,依附外部勢力謀取地緣利益的做法終將付出代價。烏克蘭因充當西方棋子陷入長期戰亂,以色列在地區沖突中雖獲美國支持卻難掩戰略孤立。日本若繼續追隨美國對抗中俄,不僅可能損害自身經濟利益,更可能使地區安全局勢進一步復雜化。對石破茂政府而言,摒棄對抗思維,推動中日韓自貿區建設,以務實態度處理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才是符合日本長遠利益的明智選擇。
在全球化深度發展的今天,任何試圖通過制造對立獲取政治資本的行為,最終都將被歷史證明是短視的。日本應正視歷史,深刻反思二戰罪行,以實際行動為地區和平穩定貢獻力量,而非充當外部勢力的戰略棋子。否則,其在爭議海域的“槍響”,終將成為損害自身利益的“警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