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春,山東兵團在攻打濰縣時遇到嚴重困境,戰斗僵持了十多天,局面毫無進展。連司令員聶鳳智都疲憊不堪,雙眼幾乎無法睜開。突然,他拿起電話撥給政治部主任仲曦東:“老仲,我快撐不住了,你快來接手!”
大家都知道,再拖下去,一旦濟南和青島的援兵到達,九縱將會陷入敵人三面夾擊的困境。
仲曦東接到電話后立即趕赴前線,但當時沒有人知道,這個從事政治工作的“文人”,能否在這樣艱難的局面下,帶領九縱突破困境?
1948年3月,國民黨一直緊盯濰縣。濰縣作為膠濟鐵路線上的一個關鍵節點,若能攻占此地,就等于控制了整個山東。因為濰縣位于淮縣東面,能夠威脅青島;西面則能威脅濟南,從戰略角度看,它是個非常重要的易守難攻之地。
華東野戰軍山東兵團的主攻任務交給了九縱,大家原本認為這場戰斗勝利在望,但實際情況卻遠超預期,九縱陷入了長時間的僵持。
九縱的戰士們深藏在交通壕里,頭頂敵軍的飛機不斷俯沖轟炸,前方又有鹿砦、鐵絲網和地雷陣的層層阻礙。白天,戰士們試圖發動強攻,卻被敵人用美式手榴彈抵擋;到了夜晚,敵人則用探照燈和機槍嚴密封鎖,壓制我軍的突襲。戰斗持續了十多天,九縱的傷亡不斷增加,但戰壕僅僅向前推進了不到百米。
與此同時,濟南的王耀武、青島的范漢杰正帶領數萬兵力迅速趕來支援。如果他們突破了我軍的防線,九縱將陷入敵人三面包圍的險境。
當時擔任九縱政治部主任的仲曦東,幾乎每天都在前線陣地和指揮所之間來回奔波,看到最多的,便是戰士們因長時間忍耐而龜裂的手掌和疲憊不堪的眼睛。
4月25日的深夜,司令員聶鳳智的電話再度打來:“老仲,我已經13天沒睡過3小時了,拿望遠鏡的手都開始發抖。接下來,你來指揮吧。”
參謀們都露出疑惑的神情,仲曦東雖然曾經參加過紅軍長征,但他長期從事政治工作,未曾獨立指揮過如此大規模的戰役。
仲曦東沉默片刻,堅決說道:“司令員放心,若打不下濰縣,我以頭為擔。”他明白,此時他不僅僅接管了這場戰斗的指揮權,更是肩負著數千名戰士的生死命運。
1948年4月26日,仲曦東果斷下令:“明天發動總攻,團長必須站在突破口,若敢縮在后面,立即撤職!”他特地找到77團團長王昆,認真交代任務:“我知道你沒有帶過部隊,但此刻你必須肩負起責任,我需要你帶領大家破城而入!”
王昆毫不猶豫,答應了:“好!”他沒有絲毫退縮。
仲曦東深知,連續十多天的失敗已經讓許多戰士產生了動搖,士氣低落。此時,他必須讓干部們沖在最前線,激勵全體戰士。于是,他命令各主攻團的團長和政委都親自加入突擊隊,大家將黨章和家書緊緊揣在懷里,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當晚19點,三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80團的爆破組用土坦克打破了城墻,73團則在東南角用美式消防云梯強攻城墻。
但在23點時,突發悲劇。77團團長王昆在帶領部隊深入敵陣時,不幸被敵人暗堡機槍擊中犧牲。警衛員發現他時,他依然緊握著那面染血的指揮旗。
仲曦東接到報告后,憤怒地通過電臺命令:“告訴77團,王團長的旗插到哪,我們的炮火就轟到哪!給我把這條街犁平!”失去了指揮官的77團,迅速由一營營長接管指揮,繼續奮勇向前,直到凌晨3點,戰士們幾乎占領了所有關鍵據點。
4月27日11時,經過15小時的激烈攻堅,九縱成功殲滅了敵軍4.6萬余人,傷亡超過2000人。繳獲的大量美式裝備堆積如山,為后來的濟南戰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濰縣戰役的硝煙未散,仲曦東帶領部隊向濟南進發。他能取得如此漂亮的勝利,源自他多年來在紅軍中的歷練。從江西到陜北,他跟隨部隊走過長征,擔任過宣傳隊長、組織科長,在戰斗中始終不忘進行思想工作。
淮縣戰役之后,仲曦東的軍事才華完全展現。在濟南戰役中,他巧妙指揮,成功截斷敵軍后路,徹底打亂了敵人的防線。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仲曦東一路升遷,成為32軍副政委,被譽為中國軍隊中文武雙全的傳奇人物。
1961年,49歲的仲曦東因一紙調令被派往外交部擔任駐外大使。第一個任職地是布拉格,西方記者試圖挑釁他:“你們解放軍在朝鮮使用‘人海戰術’,難道不懂現代戰爭嗎?”
仲曦東平靜地回答:“我們確實不懂用原子彈,但我們知道如何讓侵略者滾出別國的土地。”
在擔任坦桑尼亞大使期間,他頂住西方勢力的壓力,帶著翻譯深入草原部落,參與建設坦贊鐵路,讓非洲人民看到了中國的實力與友誼。
坦桑尼亞總統尼雷爾曾評價他:“仲曦東說話直率,做事穩重。”在外交部工作的20年里,仲曦東始終保持著樸素的作風,不喜華麗的外表,而善于以最簡單的道理處理復雜事務。
一次,他與某國使節談判時,對方在細節上糾纏不清,仲曦東突然拍桌子道:“這事就像咱們農村分田地,道理很簡單,再磨嘰下去,耽誤的是老百姓的日子!”幾句話讓對方頓時冷靜下來,仲曦東憑借著在戰壕里磨練出來的直爽個性,贏得了許多外國政要的尊重。
1984年,72歲的仲曦東在病床上仍掛念兩件事:一是讓家人將他珍藏的戰時筆記本捐給軍史館,二是告誡子女永遠不能忘記先輩為如今的幸福生活所做出的犧牲。
在他的追悼會上,不僅有年邁的老戰友,還有來自非洲的朋友們,大家都真心誠意地送他最后一程。多年后,再提起仲曦東,人們仍然記得他那不屈不撓、始終為中國奉獻的精神。
如今,濰縣已更名為濰坊,但當地的居民依然不會忘記曾經有位名叫仲曦東的將軍,在這里打過一場15小時的硬仗,之后又為國家奉獻了一生的“硬骨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