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生只打過一次仗,卻成中將,他的字和毛主席一樣,都叫潤之
1983年,北京。一場特殊的葬禮正在舉行。逝者是一位開國中將,但奇怪的是,他一生只打過一次仗,還打得一塌糊涂。更令人費解的是,這位將軍的本職工作竟然是個醫生。他的名字叫賀誠,字潤之,與毛澤東的字一模一樣。
從庸醫到開國大將,賀誠的人生就是一部現實版亂世佳人
要說這位賀誠將軍的故事,還得從他的晚年說起。1975年,當時已經74歲高齡的賀誠,再次被任命為總后勤部副部長。這個任命讓很多人大跌眼鏡。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能當上副部長的可都是些久經沙場的老革命。可賀誠呢?他一輩子就打過一仗,還把仗給打輸了。
那么,這個庸將是怎么混到開國中將的位置的呢?說來話長啊。
一個被當成二百五的醫生,陰差陽錯成了地下黨
話說賀誠年輕的時候,壓根就沒想過要當什么將軍。他爹是想讓他當官,可他偏偏跑去學醫了。1925年,賀誠在北京醫科大學讀書。那會兒正是五四運動后不久,滿大街都是打倒列強外儒內法的口號。年輕人嘛,血氣方剛,賀誠也跟著瞎起哄,結果稀里糊涂就入了黨。
入黨后,組織上覺得這小子挺有前途,就把他派到上海去搞地下工作。賀誠一聽,樂了我去上海?那不是魚入大海嗎!誰知道到了上海,組織上給他安排的任務是開診所。賀誠傻眼了我剛畢業,醫術還不咋地呢。組織上拍拍他肩膀說沒事,你就裝裝樣子,主要是給同志們提供接頭的地方。
就這樣,賀誠在上海開了個達生診所。白天看病,晚上接頭。那會兒上海的國民黨特務到處抓共產黨,可誰也沒想到,在這個不起眼的小診所里,竟然藏著這么多大魚。
一場荒唐的戰役,讓賀誠從庸醫變成了庸將
1930年,賀誠被派到中央蘇區。毛澤東見了他,說你是學醫的,就負責搞衛生工作吧。賀誠心想可算找到組織了!誰知道好景不長,沒過多久,項英不知道抽了什么風,非讓賀誠去打仗。
賀誠一聽就慌了我連槍都沒摸過幾回,哪會打仗啊!項英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是把兩個團塞給他指揮。結果可想而知,這仗打得那叫一個慘不忍睹。要不是毛澤東及時出面說情,賀誠差點就被當成戰犯處理了。
從此以后,賀誠在紅軍里有了個外號叫庸將。但也正是因為這次烏龍,讓毛澤東對賀誠刮目相看。他覺得這小子雖然不會打仗,但醫術不錯,而且有股子韌勁。于是,毛澤東把賀誠安排到了衛生部門。
從庸將到開國元勛,賀誠的人生逆襲之路
誰能想到,這個當年連仗都不會打的庸將,后來竟成了新中國衛生事業的奠基人之一。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和周恩來親自找到賀誠,讓他當軍委衛生部部長。賀誠聽了差點沒暈過去我行嗎?周恩來說你放心,我們相信你。
上任后,賀誠提出了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的方針。這話說的,一下子就戳中了新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痛點。在他的努力下,全國很快建立起了基層衛生組織。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也在他的推動下得到了廣泛推廣。
賀誠的工作成效顯著。短短幾年時間,全國的衛生基層組織就基本建立起來了。一些曾經肆虐的流行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們的預期壽命,從1949年的35歲增加到了57歲。這成績,連賀誠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1958年,中央軍委給賀誠補授了中將軍銜。當他穿上中將軍裝的那一刻,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后議論紛紛這個賀誠,當年連仗都打不好,怎么混成中將了?可事實就是這么魔幻,一個庸將,愣是靠著自己的本事,成了開國元勛。
賀誠的一生,就像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小說。他從一個普通的醫學生,成長為新中國軍隊醫療衛生事業的奠基人。他只打過一次仗,還打得一塌糊涂,卻成了開國中將。這樣的經歷,放在今天,怕是連編劇都不敢這么寫。
有人說,賀誠的成功是因為他運氣好,趕上了好時候。也有人說,這恰恰證明了革命隊伍的包容性,只要有真才實學,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管怎么說,賀誠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的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關鍵是要找準自己的定位,發揮自己的長處。至于其他的,聽天由命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