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基層民主協商實踐、推動議事成果轉化為目標,2025 年 5 月 26 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民主協商隊伍培育活動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議事廳熱烈展開。成都興隆街道保水社區聯合山楂樹社會服務中心,精心打造第四場 “陽光鄰里?有事‘來’商量” 活動,特邀社會工作督導、成都市專家庫專員冉春霞老師,以 “理論復盤 + 實踐行動” 的創新模式,為基層社區治理注入新動能。
活動現場,冉春霞老師以 “協商成果落地難點與對策” 為核心,圍繞前期議事案例,展開抽絲剝繭般的多維復盤。通過情景模擬、案例剖析,將協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生動再現。在熱烈的分組討論環節,思維的火花不斷碰撞,參與者們共同梳理出資源整合不足、居民參與持續性弱等共性難題,深入探討問題根源,為后續行動指明方向。
在上期的議題收集討論中,針對社區環境治理議題,大家一致認為,文明養犬宣傳覆蓋面不足、缺少直觀引導標識是導致寵物糞便污染公共區域的主因。經過激烈研討,一套 “宣傳引導 + 硬件補充” 的解決方案應運而生:一方面通過發放宣傳冊普及文明養犬知識,另一方面在綠化帶等公共區域增設提示牌,雙管齊下強化居民文明意識。理論學習之后,協商隊伍成員迅速行動,分成三組奔赴實踐一線。他們穿梭在小區的各個角落,一組成員在綠化帶旁,小心翼翼地安裝文明養犬提示牌,一塊塊嶄新的提示牌在陽光下格外醒目;另一組成員則熱情地向遛狗居民發放文明養犬宣傳冊,耐心講解文明養犬知識,倡導居民共同維護社區環境。
此次活動構建起 “共議難題 — 共謀對策 — 共踐方案” 的完整閉環,有效提升了協商隊伍的問題解決能力與行動力。專業指導與居民智慧深度交融,讓提出的解決方案更貼合實際、更具操作性。在實地行動中,多元主體緊密協作配合,顯著強化了社區治理效能。現場居民紛紛感嘆,以往停留在紙面的協議,如今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民生實事,為后續協商成果轉化提供了生動且可復制的范本。
安裝文明養犬牌子及宣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