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北日報
“深耕+種子處理”生態防控技術使田間防效達97.12%
河北省防控小麥莖基腐病有關鍵性突破
5月23日,在平鄉縣闊野家庭農場,兩塊麥田反差明顯:一塊麥田因感染莖基腐病,麥株稀疏;另一塊麥稈粗壯,長勢良好。
后者用了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董志平研究員團隊研發的“深耕+種子處理”生態防控技術。
5月20日,在闊野家庭農場舉行的現場會上,經檢測,這項技術可使小麥莖基腐病防效達97.12%。專家一致認為,河北在該病防控領域取得關鍵性突破。
莖基腐病是小麥“癌癥”之一。受秸稈還田、菌源不斷累積等因素影響,近年來該病在黃淮海冬麥區、內蒙古河套春麥區呈持續擴散態勢。
“2023年,農場小麥普遍發生莖基腐病,田間能看到很多白穗,平均畝產只有750斤?!遍熞凹彝マr場負責人史常峰說,傳統的防治方法是種子處理和噴藥,但隨著病菌抗藥性增加,用藥量越來越大,病越治越重。
2012年,董志平團隊就開始了與莖基腐病的“對決”。
他們經過持續研究,弄清楚了該病周年發生規律和田間暴發機制,發現小麥莖基腐病菌主要侵染根莖結合部位或地中莖,不侵染根。在小麥播種層以下,病菌不能侵染發病。
針對這一特性,他們創新提出深翻的防控辦法?!坝衩资斋@粉碎秸稈后,將土壤深翻25厘米,通過這種簡單的農藝措施,切斷病原菌的侵染傳播鏈條?!倍酒秸f。
2019年,該技術在河北省中南部重病地塊示范。
但也有人質疑:“這一次翻下去,下一次再翻上來,病菌不就卷土重來了嗎?”
那就用事實說話。他們在平鄉、寧晉、館陶、欒城、鹿泉等多地布設試驗田,試驗證明:一年時間,病菌能在土壤內隨秸稈的腐解而腐解,若加入生物菌肥,還能加速秸稈腐解進度。
2023年,闊野家庭農場800畝小麥采用“深翻+種子處理”技術,次年小麥畝產增至1100斤;去年,繼續應用該技術,今年預計畝產1200斤以上。不僅把小麥莖基腐病控制住了,節節麥、雀麥等雜草也不見了。
“一畝地農藥投入少了三四十元,增產收益250元以上,算下來每畝地增收近300元?!笔烦7逭f。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副理事長周雪平認為,“深翻+種子處理”防效顯著且用藥減少,是小麥莖基腐病綠色防控的有效措施。
“莖基腐病綜合防治技術非常復雜,現在我們總結出了簡單易行的‘傻瓜技術’,意味著它具備大面積推廣價值?!倍酒奖硎?,他們將進一步完善該技術,讓農戶更好掌握并應用。(記者王璐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