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至5月26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云南展區以“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為主線拉開參展序幕,全方位展示我省文化產業發展新成果、新亮點。
云花、云茶、云咖等特色云品閃亮展會,彝繡、銀器、木雕、紫陶等文創產品悉數登場,刮起云南“創意”旋風。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華寧陶展臺前,各類精美奇趣擺件舉目可見。近年來,隨著華寧陶、建水紫陶等云南名窯的加盟,瓦貓工藝在文創界不斷出圈,實現了融合創新;來自南華縣的“楚雄彝繡”采用綠孔雀、馬纓花、打籽繡等元素進行創作,并結合“野生菌之鄉”特點,開發出野生菌造型的胸針、香包和杯墊,兼具民族時尚與實用功能的彝繡提包頗受關注。
觀眾在云南展區尋覓文創優品,欣賞民族歌舞,領取免費云花,左手咖啡右手茶,感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霞客行之江山多嬌”“鄭和行之友誼使者”兩大主題展,令人們趨之若鶩,現場演員身著古裝、贈送香囊的“穿越”場景增添了參與感;藝術家鐘開天先生的《鄭和下西洋》500米長卷中國畫,被業界譽為當代國畫創新巨制,此次采用數字多媒體展示方式驚艷亮相深圳文博會……具有高辨識度的云南元素在文博會上大放異彩。
“版權轉化的云南實踐”近年來初見成效。青花咖啡杯組件、竹編刺繡包、白泥小花瓶、雀羽刺繡杯、手工刺繡耳環等文創精品,在“作品登記證書”的護持下,最大化凸顯出藝術作品的唯一性及文化價值。建水紫陶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艷飛說,進行版權作品登記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近年來,我省文化產品版權保護意識明顯提升,必將在有效保護的同時促進全省文化創意產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5月24日,我省攜云南數字影視產業園(基地)項目參加深圳文博會文化產業招商會。該項目將打造室內AR虛擬攝影棚,構建室外專業取景地及相關配套設施,同時整合連通省內各州(市)影視拍攝資源,為劇組提供一站式服務。依托云南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區位優勢,將助力我省天然攝影棚打造,構建出一條文化出海新通道。
“走出去”自我推介,“請進來”招商引資。5月25日,我省舉辦文化產業項目推介會。玉龍灣影視基地、南華縣彝繡文化產業園、梁河縣葫蘆絲小鎮農文旅綜合體等21個項目涵蓋其中,涉及文旅融合、民族文創、版權轉化等重點領域。推介會現場,來自大灣區的企業家代表對云南文旅項目投資熱情高漲,紛紛表示云南是民族文化的萬花筒,是文旅和影視的天堂,發展文旅產業、影視產業大有可為,相信在政策護航下,必能找到適合的投融資項目。
深圳文博會期間,我省還邀請文化領域專家,就文化產業趨勢展望、政策解讀、市場運營等方面為云南展團人員進行授課輔導。
“2025·全國成長性文化企業30強”名單于深圳文博會最后一天對外發布,麗江玉龍雪山印象旅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名列其中。公司總經理郭建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對企業在經濟效益、鄉村振興、民族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的肯定,但同時也是鞭策,未來將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持續深挖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觀眾帶來更多高質量的藝術體驗。
縱觀本次云南展團,既有連續多屆參會的資深彝繡企業,也有“比頓咖啡”“冰島茶魂”等新加入的小伙伴,他們在深圳文博會收獲的不僅是銷量訂單,更有來自全國乃至全球文創領域的思維碰撞。深圳文博會是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具有較強的實效性和影響力,這為云南文化企業的持續創新提供了高質量平臺,也為云南文化產業揚帆出海注入了強勁動能。
云報全媒體記者 秦明豫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李鴻睿
主編 武熙智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