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方直接干涉全球半導體行業(yè),把芯片相關的企業(yè)折騰得夠嗆,不僅我們不少企業(yè)受到芯片限制影響,連半導體行業(yè)巨頭也難以幸免,比如臺積電、ASML等。
美芯片巨頭們更是因此損失巨大,如今紛紛削減開支、降本增效、裁員自救。即使這樣美方也不消停,半導體關稅又呼之欲出。于是,美芯巨頭扛不住,集體提前發(fā)聲!
特朗普加征關稅的事,大家都有所了解,如今依然在進行中。有消息顯示,接下來可能很快就要對半導體進口加征關稅,據市場傳聞加征的稅率可能會高達25%-100%。
此事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美商務部4月初就依據《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啟動了對半導體進口的國家安全調查。調查結果會呈報給總統(tǒng),由總統(tǒng)決定后續(xù)事項。
至于該項調查的結果如何,根本不重要,因為那只是特朗普對行業(yè)加征關稅的由頭。
一旦美方正式對半導體進口加征關稅,尤其新規(guī)可能不排除以晶圓制造地作為源產地來加征關稅,這影響就非常大了,首先就會波晶圓制造商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
一方面這些晶圓制造商在美以外生產的芯片進口到美,就會面臨高額的關稅。另一方面他們在美建的晶圓廠會被加征關稅推高成本,因為進口的設備、材料等都加關稅。
其次就會波及蘋果、英偉達、高通等芯片設計廠商,芯片制造成本必然隨關稅增加。
這也是為什么近日臺積電有點急了,直接向美商務部提交了重要建議。向美出口芯片被加征關稅還是其次,盡管臺積電大多數客戶是美企,但芯片向美出口的比例不大。
重點是臺積電在美建的晶圓廠,如果美方對半導體進口加征關稅,那臺積電美工廠建設和運營的成本就會大幅提升,本來在美的成本就高出30%,再加關稅更不好過了。
因此,臺積電提議特朗普政府接下來的限制政策,不應對現有半導體投資造成影響。
不只是臺積電,美芯片巨頭英特爾、美光、高通和美半導體行業(yè)協(xié)會(SIA)近日也紛紛發(fā)聲了。尤其是英特爾,近幾年的日子很不好過,美出口管制已經是雪上加霜。
如今,又可能迎來半導體進口加征關稅。一旦如此,英特爾的壓力就更大了,于是建議美方保護本土制造的半導體晶圓、原材料和設備,及美知識產權在外制造的產品。
尤其是應該免除對進口半導體材料、設備的關稅,因為它們還需要大量從國外進口。
美光跟英特爾一樣,在美本土擁有多個晶圓制造廠,主要生產SSD和存儲芯片,所以也希望美方能夠豁免進口半導體材料、設備的關稅,不然他們將無力與對手競爭。
高通更加直接,盡管不是晶圓制造廠商,但除了設計手機SoC外,還是通信技術商。
因此,高通直接向美方發(fā)出警告,這樣倉促的加征關稅政策,必然會引起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對美企的報復,紛紛降低美技術成分,影響美全球半導體領導地位,甚至6G。
不僅英特爾、美光、高通等芯片巨頭集體發(fā)聲,連美半導體行業(yè)協(xié)會(SIA)也提出重要建議,指出半導體是美方重要出口產業(yè),一直占全球半導體銷售市場50%左右。
美半導體產業(yè)約70%的營收來自海外市場,這對于支持國內制造投資、研發(fā)投入與就業(yè)機會都至關重要,任何美方實施的相關政策,都應該以維持和擴大成果為目標。
美方約60%的關鍵材料和設備需要進口,加征關稅必然會給美半導體帶來巨大傷害。
盡管臺積電提交了意見,英特爾、美光、高通等芯片巨頭也集體發(fā)聲,SIA也提出重要建議,但美方政府會聽進去嗎,基本不太可能,因為他們之前提過的都沒被采納。
對此有外媒直接表示,美企們終究扛不住了!但他們著急、發(fā)聲、警告、提建議等都沒用,特朗普習慣了一意孤行,不會輕松改變主意,他們只能承擔加征關稅的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