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發財報了,各種數據組合在一起,看的小柴五味雜陳。
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Q1,美團實現季度營收866億元,更是實現了同比兩位數的增長,增長18%。
而相比營收,美團一季度的凈利潤更是嚇人,其第一季度調整后凈利潤達到109.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46.2%。
掐指一算,其日凈利潤達到1.2億元,這賺錢的能力,可以說羨慕的人哈喇子流一地。
看到這么賺錢的美團,吃瓜群眾們不由得將其與打了幾個月的外賣之戰聯系了起來。
同時,根據財報數據,2022年7月以來,美團在7省市為近700萬騎手繳納了15億元的保費,掐指一算,美團為騎手人均繳納保費累計才214元。
一個季度凈利潤109.5億元,給騎手的保險費兩年多累計才一人兩百出頭,小柴是實在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在話題的評論區,吃瓜群眾們的神經,可以說隨風起舞。有人說「可怕!」也有人質疑「從快遞員身上摳了多少」,也有人認為「既然這么有錢,那就讓你少賺點」
而美團創始人王興,也是首次公開回應與劉強東、京東在之間的新一輪競爭。
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對于京東百億補貼對美團外賣業務造成的影響,美團CEO王興回應稱美團「將不惜代價贏得競爭。」
王興表示:過往美團也經歷了幾輪非常激烈的競爭,相信美團這次也能獲勝。美團歡迎新玩家進入這一市場,也認可外賣行業有巨大的潛力。同時,美團關注到,當前行業競爭中,有些補貼是非理性的,伴隨著低質量和低價格。
而王興的親自回應,更是給這個持續了幾個月的「東興之戰」點了一把火,多個話題快速沖上熱搜。
而在熱搜話題中,吃瓜群眾們更是吵翻了天,有人表示:「看好京東」,也有人表示:「小作坊都能上美團,誰還敢點」「請你們搞補貼的時候,不要讓商家一起承擔好嗎?虧的還是我們商家」
也有人則表示:「美團在外賣深耕的護城河很深,反觀京東能持續補貼多久還是個未知數,目前看不僅沒有傷到美團要害,反而餓了么介入又再次異軍突起,應該通過閃購吃了一部分京東份額……」
更有用戶則表示:「希望代價不是指用戶或騎手……」
當然,從這些評論也可以看出,吃瓜群眾們真是苦外賣久矣。
而事實上,縱觀整個外賣行業的發展,一路走來都伴隨著無盡的爭議,從幽靈外賣,到被困在算法里的騎手以及騎手們的社保問題,還有高抽傭……不管哪一件事,都能隨時掛上熱搜。
尤其京東宣布做外賣以來,京東更是掐中這些行業痛點,外賣市場的玩家們,更是被架在火上烤。
比如不管是對外輸出的信息點,還是劉強東的發言、行動,都是掐中了這個行業最容易激起網絡情緒的點。
比如一開始,宣布要給外賣員繳納五險一金,并且員工需要承擔的部分,京東也幫著掏了!
這一舉動,可以說徹底點燃了網絡情緒,外賣行業過去十幾年,騎手們最奇葩的五險一金保障,到底進了誰的口袋?
除此之外,劉強東,更是給出了京東進入外賣行業的初心,是因為傳統外賣平臺,對商家的抽成太狠了,以及為了賺錢,讓幽靈外賣橫行。
其不點名的表示:「這樣一個事關老百姓的基礎民生行業里面,竟然能夠存在一個一年有幾千億收入、上千億利潤的情況聽說現在(傭金費率)已經平均高達25%,再加上廣告費,有的甚至到30%多。」
「它帶來的危害是什么?其實就是讓餐廳為了生存,為了賺錢,不斷降低自己的品質,特別是安全方面的品質。為什么變成今天這樣子,對入口的東西沒有點敬畏之心,本質還是由外賣平臺壟斷,導致外賣平臺抽傭太多。」
他同時稱京東做外賣要約束自己的賺錢能力。「京東外賣賺的凈利潤永遠不許超過5%。超過5%,我要處分人的」。
而這一系列動作釋放出來,,就贏得了網絡上無數的贊譽聲,有來自騎手的,有來自商家的,更多的則是來自靠外賣解決一日三餐的消費者的。
也正因此,讓京東外賣在短時間內,就人盡皆知,可以說,省去了外賣剛誕生那會,平臺瘋狂的地推、廣告轟炸流程。
具體到業務上,京東最新的財報顯示,京東外賣日訂單量將很快超過2000萬單。
另有數據顯示,餓了么日均訂單量已達到約2500萬-3000萬單,美團在5000萬-6000萬單。
這么一對比來看,京東用短短幾個月時間,快追上外賣市場排名第二的餓了么了。
那么也就是說,劉強東挑起的新一輪價格戰,顯然已經從一開始的口水戰,直接打到了具體的業務數據上,因為外賣巨頭們的根基,被京東幾個月時間就撼動了。
應對,似乎也成了傳統外賣巨頭不得不做出的選擇了……那么從現階段來看,過去了這么多年,劉強東,依然那么能打。
事實上,回顧劉強東的創業歷程,以及京東的發展之路,一路都是這么打出來的。
尤其劉強東親自掌舵的業務,所到之處,必有「戰爭」,而似乎每一次,它都能帶領京東在大獲全勝后,隱藏功與名,去尋找下一個戰場。
還記得在2010年,京東啟動全面轉型,而圖書則成了轉型的一個突破口,而那時候的圖書市場,當當網可以說獨占鰲頭,李國慶也是狂言頻出:「我改變了出版行業」……
然而,好戰的劉強東偏偏不信邪,2010年12月8日,也就是在當當網上市的當天,劉強東親自排版:「要把每一本書的價格都打下來!每本書價格要比競爭對手便宜20%!」
一開始,雙方有來有往,你分我的蛋糕,我就分你的蛋糕,你賣書,我就賣3C,當然,還有價格戰。
這場戰爭只進行了一年多,當當網就略顯被動,并明里暗里的讓出版社不要給京東供貨,劉強東當時是怎么回擊的呢?「三年內要是賺了一分錢,整個部門,全部開除!」
多年過去了,當當網,還在圖書市場打轉,但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吃掉圖書電商三分之一市場份額的當當,而圖書對于京東來說,雖然市場份額遠超當當,成了行業第二,但圖書,也只不過是京東業務板塊中,最不起眼的存在之一。
「收拾」完當當,同樣的戲碼在家電3C領域重新上演,也就是2012年,經典的「獅狗大戰」上演。
也就是2012年8月15日,劉強東連擲豪言,主動向蘇寧宣布「降價戰」。劉強東稱,京東所有大家電價格都比蘇寧線上線下便宜,并且無底線便宜,如果蘇寧敢賣1元,京東價格一定是0元……
看到來自劉強東的挑釁,當年還意氣風發的蘇寧顯然是看不慣的,當時,蘇寧的高管揚言:「不賺錢,也要堵截京東」,至此,一場「中國電商史上規模最大、最慘烈、最全面的價格戰」拉開帷幕。
為何對蘇寧發動價格戰,劉強東給出的解釋是,蘇寧在大家電領域賺的錢太多了,看不下去!
據劉強東的說法,當時,其背后的股東,今日資本、紅杉等都表示支持:「我們除了有錢,什么都沒有,你就放心打吧,往死里打……」
看到來勢洶洶的劉強東,張近東也坐不住了,在社交媒體上與劉強東有來有回,張近東更是放出豪言:「我要是做不過你,就把蘇寧送給你」
然而也是多年過去了,劉強東,如今怕是再也不會睜眼瞧一眼蘇寧,而蘇寧呢?在小柴寫稿的這會,一場關于蘇寧旗下38家公司合并重整的債權人會議,正在開……
而在「收拾完」當當、蘇寧,讓自己的圖書、家電3C業務格局穩固后,貓狗大戰也同步上演,為了打贏「貓狗大戰」,京東大力發展開放平臺業務,而當年,馬云更是當著劉強東的面直言,里巴巴是要培養更多的京東。
當時,就連坐在馬云旁邊的李彥宏都忍不住笑了。
而在后續接受媒體采訪時,劉強東則表示,阿里巴巴一定會學京東,如果說這兩家公司誰能活一百年,一定是京東。
而阿里巴巴呢?到底有沒有培養出更多的京東,咱們不好說,但如今的京東,在電商業務體量上,已經是淘天的近一半了。
而如今的外賣業務,與美團之間的大戰,我們也不難發現,這和之前的的當當、蘇寧大戰,路子基本上一樣,都是通過碰瓷式價格戰,挑戰相關領域的龍頭企業。
而每一次的出擊,劉強東和京東,都會在抓住某個行業,被長期吐槽的痛點在輿論上搶得先機,占得贏面。
比如當年的圖書大戰,掐中貴、盜版等痛點,而與蘇寧的家電大戰,也是直言蘇寧的毛利率不應該這么高,而是讓利消費者和品牌。
但是話又說回來,在外賣業務上,劉強東還能復制曾經幾場大戰的成功嗎?
或許目前來看,還是個未知數,一來,外賣業務是一個本地即時零售屬性很強的領域,而說到本地生活,美團的本地生活屬性,這一調性、場景,很京東很難模仿的。
這也是外賣與傳統零售電商區別最大的地方,包括當年的百度,以及后來的抖音,外賣業務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二來,外賣行業發展這么多年,抽傭、騎手待遇保障,這些容易刺激大眾神經的痛點,很難真正意義上得到改變。
摩根大通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主流外賣平臺的平均凈利潤率僅為2.2%,最高者Uber Eats也僅為3.3%,美團的外賣業務凈利潤率為2.8%,東南亞打車平臺Grab旗下外賣業務的凈利潤率只有1.6%。
但也有人媒體提出質疑,這份數據可能存在歧義,因為按照美團外賣的營收與凈利潤,其外賣業務2024年的凈利潤率約為17%。
但不管是2.8%,還是17%,外賣平臺,要么在現有模式下不怎么賺錢,要么就是不舍得分錢。
那么如果降低抽傭、提升騎手待遇、完善保障,還能讓用戶吃到健康便宜的外賣,又能要保證自己的高利潤率,似乎就成了一個不可能三角,而京東能打破這個不可能三角嗎?
這顯然不是某一家平臺就能解決的,而是這個行業商業模式的問題,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后續京東在當時宣傳外賣業務時候,承諾的騎手五險一金、低抽成、品質外賣,不能落實的話,很容易遭到反噬。
而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我們也看到了,京東外賣也展現出了力不從心的趨勢,比如多次因為運力不足、訂單超時沖上熱搜。
除此之外,前不久,還被官媒爆出京東平臺的幽靈外賣事件,商家發展團隊的負責人,手把手教商家資料造假,并沖上熱搜。
當然,還有商家端也出現了不小的爭議,比如抽傭和補貼,商家承擔的也不少。
換句話說,也就是在這個行業的模式沒有改變的情況下,京東想要按照宣傳中的一五一十的落實,那不是一般的難。
而這行業要做出改變,或許未來唯一的出路,就是在價格上,讓線上與線下堂食拉開差距,也即外賣點單更貴,上漲騎手配送費,這樣一來,商家可以賺錢、平臺可以賺錢,也可以提高騎手待遇。
當然,更重要的是,平衡了線上線下,拯救實體餐飲,也就是說,吃不起外賣、或者不愿意掏配送費的用戶,或者吃外賣必要性不強的情況下,用戶可以選擇堂食。
但在市場競爭,尤其不斷的價格戰背景下,似乎沒有平臺愿意這么做,畢竟,提升外賣門檻,就等于把大量的用戶拒之門外,這太難了。
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不管京東外賣能不能最終能成功挑戰美團的市場地位,京東殺入外賣行業,對外賣行業都是百利無一害的。
因為外賣市場,顯然已經有了壟斷跡象,而一個健康發展的市場,一定是需要競爭的,不管是對消費者、商家、還是騎手,外賣市場太需要競爭了。
因為只要有競爭在,平臺就會不斷的優化自身,就拿實際發生的來說,至少在京東宣布給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時候,美團、餓了么們也是積極跟進,進一步落實騎手保障。
而在美團最新的財報中,我們也不難發現這樣的變化,美團在財報中表示,2022年7月美團試點「新職傷」以來,已在7省市為近700萬騎手繳納了15億元的保費,預計明年底推廣至全國。
雖然說,平均下來,近3年來,美團為騎手人均繳納保費累計才214元……但至少,保險這個事,他們都愿意拿到臺面上來說了。
比如,財報還表示,今年4月初,美團推出更符合騎手特性的養老保險補貼方案,并開啟試點。5月初,參與試點的騎手已收到美團提供的現金補貼。
當然,更重要的還有,在這樣高強度的競爭中,平臺為了優化商家資源,必然會進一步自掏腰包補貼用戶,同樣,幽靈外賣作為千夫所指,也會成為平臺的打擊對象。
但是話又說回來,外賣市場的這新一輪競爭到底該如何繼續打,可能還是個未知數,美團和京東們,后續還能怎么出招,以及所謂的不惜代價的代價到底是什么,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肆號
編輯|譚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