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紅星新聞記者獲悉,第九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配套活動彭州市“天府藥市 彭州有戲”活動在彭州市百里一·龍興集以一場沉浸式戲曲展演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通過非遺展演、文化體驗、市集互動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展現巴蜀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現場
全國首個“中醫藥+非遺+美食”沉浸式主題市集在此匯聚:彭州市中醫醫院、彭州市人民醫院、彭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彭州市婦幼保健院等中醫藥類非遺展區,以及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胡慶余堂中藥文化、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都體育學院運動醫學與健康學院鄭氏傷科等約近100個非遺中醫藥項目集結亮相。中醫大師現場為市民把脈,還有二十四節氣香囊、端午紫云膏DIY、養生艾灸條制作等體驗活動。在國潮實驗室還可以感受川芎美食、香薰情緒療愈、藥食同源及文創產品的獨特魅力。
此外,觀眾還能看到百萬博主制作美食,非遺傳承人開設“一日快閃店”,每日推出古法制藥、陶瓷彩繪、古法制茶等主題體驗活動。
活動現場,國家級非遺“金錢板”敲響,《四川茶館》的川味唱詞伴著竹板節奏,將“巴巴適適過每一天”的四川生活哲學唱得熱鬧鮮活,瞬間點燃了彭州龍門茶館“非遺之夜”的現場氛圍。
▲活動現場
原創戲劇節目《彭州四神》、非遺節目《抬工號子》《川劇變臉吐火》《龍燈 + 采蓮船》等精彩紛呈,創新打造的六大主題微劇場,通過“真人非遺NPC+劇情演繹+場景互動”的三維敘事方式,活化彭州民間傳說,構建起可游、可觸、可感的非遺體驗街區,成為游客們爭相打卡的熱門地點。據悉,戲曲演出將持續至6月2日,每日20:00-21:30都將在龍興集望塔市集精彩演繹。
▲活動現場的AI打卡點
除了精彩的戲曲演出,現場最熱鬧的打卡地當屬純手繪創作的新媒體藝術畫卷《天工開物——彭州非遺百技圖》。通過動畫技術立體還原竹編、白瓷制作等非遺技藝,搭配沉浸式數字互動裝置,游客可現場自助拍攝創意照片,定制專屬非遺主題虛擬形象,讓非遺文化以數字化、趣味化的方式煥發新生。
紅星新聞記者 董馨 實習記者 王梓棋 圖據彭州市文體旅局
編輯 歐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